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成都理工大学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十二届硕博学术论坛
2025-04-02 17:17:00
成都理工大学

  2025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硕博学术论坛在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举办。本次论坛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向‘新’而行、向‘新’而进、博学争鸣、创新共进”主题,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西部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指导下,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宜宾校区承办的跨学科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同心同向启新程

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唐伟,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处一级调研员廖飞,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中共宜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大学城局局长周清岚,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文华国,全国相关高校、研究院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出席开幕式。承办方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巨能攀主持。

巨能攀主持

  开幕式上,曾英、唐伟、廖飞、文华国、省内外研究生代表分别致辞。曾英向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及支持论坛的研究生同学们表示诚挚感谢和热烈欢迎。她指出,本届论坛汇聚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博士研究生,聚焦15个不同学科专业主题,以“创新”求探索,是一次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域的学术交流新实践,期待与会研究生在此共享智慧火花碰撞的盛宴。

曾英致辞

  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唐伟代表宜宾市委、市政府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宜宾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四川省硕博学术论坛,作为全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为全省乃至全国硕博学子搭建了交流学术、碰撞思想、展示风采的广阔平台,衷心祝愿成都理工大学能够聚势而强,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规模再攀新高。

唐伟致辞

  廖飞代表四川省学位办对本届硕博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本次硕博学术论坛不仅是省内外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共商教育领域挑战对策,共促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同时深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推动资源互通与成果转化,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廖飞致辞

  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特委托文华国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成都理工大学秉持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的精神表示高度肯定。学会认为本次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术成果和探讨学术前沿的宝贵机会,勉励青年学子以开拓之姿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人天谈到,当代研究生既是专业领域的拓荒者,更是文明赓续的接力者,期待从学科交叉、组织共建、文明传承等维度深入对话,回应时代之问,谱写学术华章。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秦璐瑶谈到,青年既是时代的参与者,更是时代的引领者,要锤炼“宽肩膀”,争做“有为”青年,锻炼“智慧脑”,争做“有识”青年。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文琪谈到,本届硕博学术论坛的举办,是我辈青年学子牢记嘱托、踔厉奋发,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

研究生代表张人天(上)、秦璐瑶(左)、王文琪(右)发言

  特邀报告:前沿探索谱新篇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赵伟作题为《山地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报告,以丰富案例,从山地遥感的特殊性、主要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让参会研究生对遥感技术是探索地球的“千里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四川大学研究员姚黎明作题为《数据驱动下的智能决策及其应用》报告,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从数字韧性、智能决策、应用场景等方面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提升智能决策水平,为与会研究生深入洞见了人工智能在决策支持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海威作题为《信息泡沫时代如何练就火眼金睛》报告,在对信息泡沫时代信息甄别的痛点与难点进行探讨的同时,从面向社交网络的多媒体取证的“1技术+2模型”创新角度给研究生们带来了新的认知与思考。

赵伟作特邀报告

姚黎明作特邀报告

  吴海威作特邀报告

  分论坛:多元议题展活力

  下午14:00,由成都理工大学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的15个分论坛同时举行。分论坛邀请了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围绕各论坛主题进行学术汇报。1000余人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参与了分论坛。

分论坛合影

  本次论坛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通过特邀专家前沿报告、分论坛专题研讨、高校研究生交流会等多维形式,团结引领青年学子勇攀科研高峰,在学科交融中激发学术热情,提升原始创新活力,为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论坛开幕式合影

作者:郭湘伟 奉新宇 黄华 向起锐 张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