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为未来而来 与智慧同行 120所全国重点中学校长齐聚四川大学共话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2025-04-29 10:46:00
四川大学

  4月28日,2025年四川大学中学校长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28个省120所重点中学的书记校长和代表,共商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发展,是学校历史上参与省份最多、覆盖地域最广的一届中学校长论坛。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和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戴作安为论坛致辞,四川大学副校长游劲松做论坛主题报告,8位重点中学书记校长做主题演讲或沙龙分享,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黄国骊出席了论坛,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成都市教育考试院相关领导、四川大学相关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和交流环节由四川大学副校长游劲松和教务处处长党跃武分别主持。

  汪劲松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川大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四川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齐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学校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选树超千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思政榜样课程,打造百门以跨学科融合为特色的通识核心课程,推进新兴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和微专业内涵建设,升级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实践和产教融合,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建设者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校将持续推进融合式教育,希望大家深入交流研讨,为中学和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献计献策,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经验,携手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川大范本,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戴作安代表省教育厅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作为国家首批35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多年来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既是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将为我省推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带来全新思考和重要启示。
  游劲松作《“为未来而来,与智慧同行”——“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川大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他指出,以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教学变革,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四川大学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构建集能力驱动、泛在智能、多模态响应于一体的智慧化学习生态,打造虚实融合智慧场景和多元主体协同模式,形成锻造新质人才培养新范式。学校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探索数智时代人才培养新路径,推动一流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分享交流环节,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毛伟讲述了人工智能渗透基础教育背景下的树德应对方案,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方润根分享了以红色传承、志趣赋能为特色的学军中学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全人培养”实践,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勇深度解码西南大学附中如何以高校资源筑基,构建起"中学里的大学"育人生态系统。
  在沙龙环节,成都石室中学校长毛道生、北京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传章、绵阳南山中学党委书记徐勇、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剑虹和合肥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蔡胜国登台,在轻松的氛围下,以对话的形式就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基础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中学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五位校长妙语连珠,带来不同地区重点中学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思考,为在座嘉宾带来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嘉宾们参观了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和博物馆,直观感受四川大学的底蕴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成就。
  此次中学校长论坛是四川大学近年来持续深化高大衔接,携手全国重点中学推动大中合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四川大学携手全国重点中学直面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探索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提交了一份精彩的“川大答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