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边陲,坐落着一片平静安宁的小县城——布拖县。虽正值暑假,正是布拖县特里木镇依撒社区的孩子们撒欢玩耍的时候,但是每当太阳刚刚挂上房檐,那些孩童的嬉戏声便渐渐噤了声,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以及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雀跃身影。在依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在一个个身着红色马甲,与孩子们不断互动的身影间,爱国的种子被悄悄埋下,生根发芽。
近日,作为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指派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的社会实践团队之一,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组织的“索玛花开·心联e站”社会实践团队从成都出发,赴凉山州布拖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的强盛,根基在乡村;民族的复兴,希望在少年。”此次活动以拳拳爱国之心响应时代召唤,立志填补山区儿童课外教育资源的缺口,通过定制化课程体系播撒爱国种子、厚植家国情怀
刚到依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几个身影跑了进来。“老师,你们是来给我们上课的吗?我们可以看这里的书吗?”名叫拉布么衣明的小姑娘扎着冲天辫,仰起脸,睫毛上还挂着雨珠。不多时,原本冷清的服务中心便涌进来了几十个小朋友,房间逐渐被欢笑声填满。
正在阅读图书的彝族小朋友
“刚刚到布托时,我们还在害怕会不会没有小朋友来加入我们的课堂,但是到了现场之后,我们明白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志愿者余乐霏这样描述。本次活动,他主要针对思想引领方面的“祖国在我心中”主题课程进行授课,介绍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的故事与意义。他引导孩子们用彩纸拼贴出国旗,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不断强调国旗的意义与分量,将赤诚的爱国情怀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志愿者教授小朋友用贴纸制作国旗
小朋友展示制作好的国旗
在“童心筑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志愿者陈鹏宇开始为孩子们讲解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柏油路通向群山之外,电力网络落入群山之间,这就是社会主义。”志愿者用最贴近山区生活的例子给孩子们讲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们积极背诵着12个代表着他们最朴实向往的词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党爱国的情愫,在这个边陲小镇慢慢充盈。
志愿者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合照
“我认为,爱国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已经种下了这颗赤色的种子,现在只需要交给时间,以及后来进入群山的志愿者们,由他们松土,施肥,浇水。那爱国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在群山之间,生出赤色的参天大树。”志愿者在实践感悟中如上写道。而在大山内外,彝族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与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虽远隔崇山峻岭,但爱国教育的故事,仍在继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