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团队获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11-22 15:59:00
中国民航大学

11月19日

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

在南昌举办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安全性设计与适航验证理论模型及软件研制”团队

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该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团队联合完成。航空发动机限寿件的原发失效将导致危害性后果,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动机最为关键的部件。美欧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开发了DARWIN软件,用于限寿件条款的符合性表明与适航审查工作,我国在上述方面起步较晚、受制于人,是航空发动机研制和适航验证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项目主要技术发明点包括:

  发明了捕捉过渡过程概率失效风险的高效安全性设计技术,揭示了过渡过程限寿件热-机械应力耦合作用机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基于过渡态应力分区的风险评估,具有识别过渡过程危险状态的能力,领先于美国基于稳态应力分区的风险评估方法。

  发明了基于小样本的快速钛合金硬-α夹杂缺陷分布曲线建立方法,解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限寿件设计中无初始数据曲线可用的难题,突破了单纯依据历史经验数据来建立缺陷分布曲线的传统方法的限制。

  建立了钛合金热加工工艺与寿命期概率失效风险耦合设计方法,解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安全性设计与制造工艺分离问题,为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CCAR-33部R2版第33.70条款的“设计及制造工艺”闭环关联提供了示范。

  该项目基于上述3个创新点,开发了寿命限制件寿命期失效概率风险评估软件(ProbabilityLife-limited-partsEvaluationAssistantSoftware,PLEAS,核心代码20000余行),与美国DARWIN软件相比,在兼容其功能的同时能够识别过渡过程特殊风险;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了在同等精度下计算效率2个数量级的提升。

  


 

中国民航大学代表(右一)领奖

  根据“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22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经形式审查、专业初评、综合评审、公示等程序,并经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共评选出65项奖励,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8项,创新团队奖1项。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于2007年设立,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社会力量设奖。在学会先后两任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主任顾诵芬院士、胡海岩院士的带领下,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与日俱增,现已成为航空领域科技项目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渠道,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民间奖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