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创新谋发展 聚力谱新篇|第三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天津高峰论坛暨京津冀医学教育研讨会开幕
2023-06-17 08:44:00
天津医科大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6月16日,正值学校建校72周年之际,由天津医科大学主办,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协办的第三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天津高峰论坛暨京津冀医学教育研讨会在天津医科大学隆德厅开幕。



  此次论坛主题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深入探讨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分享各高校医学教育的特色亮点和先进经验,共同探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参加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学,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蚌埠医学院校长翁建平,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文民刚,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倪铁军,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佺等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天津市政府参事姚智教授、校领导、各二级单位、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大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相关负责同志,卓越教师代表,干部培训班学员,学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论坛由副校长于春水、余鹰主持。


△校党委书记颜华致欢迎辞

  颜华指出,本次高峰论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学术盛会。论坛自2021年创办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面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搭建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创新平台,展开医学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交流,共同探讨未来医学人才培养大计,为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改革对策和发展方案。他强调,天津医科大学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未来医学科学家。学校将与各兄弟高校一道携手共进,合力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中贡献高等医学院校的力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学院士作专题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教授作专题报告

  在大会报告环节,围绕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张学作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报告。他从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职业素养的新时代要求,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难点与途径,新医科职业素养问题等方面,分享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胡志斌作题为“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报告。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教授作专题报告

△蚌埠医学院校长翁建平教授作专题报告

△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教授作专题报告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佺教授作专题报告

  围绕学科创新与协同发展,明东作题为“天津大学医工融合创新教育实践”的报告。翁建平作题为“学科创新与医院发展”的报告,郭义作题为“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传承创新发展”的报告。陈佺作题为“线粒体质量控制与疾病”的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教授作专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文民刚教授作专题报告

  围绕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建设,赵云山作题为“新医科背景下,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文民刚作题为“润物无声风化于成——新型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索”的报告。


△论坛第一部分主持人副校长于春水

△论坛第二部分主持人副校长余鹰

  本次论坛搭建起医学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专家就医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阐述,见解深刻,内涵丰富,指导性强,现场气氛热烈,为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和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高水平方案。


  天津医学高等教育将以此为契机,将前沿的教育思想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医学学科发展规律和“新医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拔尖人才,为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