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农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项目组在天津农垦渤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一粒米里见初心 薪火相传守粮心——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继东,天津农垦渤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义出席并讲话。中央马工程专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党委书记付洪教授指导并点评。
张继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创新之举,是构建新时代“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的积极探索。一是将党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实践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在一起,以“一粒米的质变”为主题,打造具有农业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二是充分利用校企地三方资源和优势,以“党建红”引领“稻穗金”,将高校的理论优势、科技小院的实践优势、地方政府的政策优势有机整合。三是将“党建+科技+思政+实践”有效融合,共同解答“如何让粮食安全根基更牢”的时代命题。
韩义在讲话中强调,希望项目组以“一粒米”为纽带,将粮食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与学校的学术优势、人才资源紧密结合。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教学、课题攻关等活动,让“爱粮、护粮、兴粮”的理念薪火相传,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张继东和韩义共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揭牌,天津宝坻小站稻科技小院正式成为天津农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项目组将依托科技小院的资源优势和育人功效,创新开展具有农业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活动。
在“协同备课·构建一体化实践课程”环节,项目组成员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博老师、天津市宝坻区第三中学魏忆楠老师、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路小学董京老师分别以“一粒米的质变”为主题,重点围绕“如何实现一体化”进行说课。三位老师分别结合各自学段的教学实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付洪教授点评指出,协同备课充分体现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一体化建设思想,以“一粒米”为选题切入点,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专业特色赋能育人实践的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近距离探索 “一粒米” 的生长密码中深化专业认知,更通过一体化建设思路打通了教育资源壁垒,实现了不同学段知识体系的纵向衔接,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可推广价值。
天津市宝坻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涛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此次活动是打破学段壁垒的创新之举。以“一粒米的质变”为主线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过程,让小学生在田间观察中理解“劳动光荣”,让中学生在数据分析中感悟“科技强国”,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深化“知行合一”。这种育人模式让育人成效像同心圆一样,层层扩展、久久为功。
(项目组负责人李月玲教授在高品质分析室讲解)
在“实践教学·育人效果提质增效”环节,项目组负责人李月玲教授、项目组成员张雅博老师、天津宝坻小站稻科技小院负责人赵飞教授、天津农垦小站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杰,在种子检验室、土壤水质检测室、稻米加工室、高品质分析室、智能化无人机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进行了细致讲解。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市宝坻区教师发展中心,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天津市宝坻区第三中学,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路小学,天津农垦小站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农学院宣传部、研究生工作部、农学与环境资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天津市“津津有味”网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项目组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