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4日,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七彩课堂实践团24名师生奔赴河北献县、天津市等地,围绕校企共建、院地携手、科技助农等七大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学、讲、研、践”,于社会大课堂中体察民情、增长才干,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院地校企联动,共绘发展新篇
在河北献县,学院党政领导与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洽谈,签署共建协议,计划在文化传播、知识科普、学生就业等领域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为乡镇发展注入“理院力量”。实践团还走进献县博物馆、实事求是纪念馆,从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史料到新时代的发展探索成果中,拼凑出乡村建设的“立体画像”,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
在保定来福汽车照明集团,实践团参观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近距离感受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学院同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与企业就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达成初步意向,助力青年学生适应经济发展变革,树立正确择业观。
科技赋能发展,服务民生需求
科技助农一线,实践团深入河北乐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百兴庄村养生菌基地,详细了解现代农业、畜牧业生产链条。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学院表示将把乡村作为学子实习锻炼的重要平台,推动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面向青少年群体,实践团在河北献县淮镇北街完全小学、天津市纪庄子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以“科普 +”模式结合器材演示,带领青少年制作发电仪器,化身“发明家”,既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更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
在天津市安华里社区、海逸长洲社区,实践团创新“红色+法治”模式,通过绘制法律主题海报、传唱法治歌曲等形式,为社区青少年打造生动普法课堂,推动文明法治社会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实践团踏上了红色之旅。在献县马本斋纪念馆、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师生们透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重温革命先辈的青春岁月。大家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抗战精神力量,坚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念。
此次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紧密结合。天津理工大学将持续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引导青年学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征程中绽放光彩,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天理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