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招办面对面 | 温州大学:寻找5209位小萌新,新增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你来选!
2023-06-29 08:1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2023年高考招生季来了。为满足浙江高考学子填志愿、选专业、选高校的需要,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品牌栏目“2023年高校招办主任面对面”再次启航,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权威的招生政策和报考信息。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温州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张福强。他从多个角度出发,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概况及2023年最新的招生政策,并提出中肯的志愿填报建议,我们一起来关注。(招办面对面 | 温州大学:寻找5209位小萌新,新增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你来选!)

△ 温州大学招生办副主任 张福强

温州大学概况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已有90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

  学校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据统计,在主要的大学排名中,温州大学平均排在全国120-180位。其中,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列浙江省第3位。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全球高校300强、国内高校100强。

  学校有三“度”。一是有“宽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凸显、基础与应用协同的学科体系。二是有“厚度”,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功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体系。三是有“温度”,学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使命担当,共建地方研究院15个,办有附属学校13所,有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不仅是温州基础教育的母机,也是温州高等教育的母机。作为基础教育母机,温州大学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深厚底蕴和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独特优势。作为高等教育母机,温州大学先后孕育了温州肯恩大学、温州商学院、温州理工学院 3 所本科院校,这在浙江省是唯一的。

  学校现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2981人,教职工2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3人(博士963人,占67.21%)。学校拥有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全职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37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入选人才186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2023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2023年,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华侨港澳台招收本科计划5209人。浙江省计划招生3629人,其中普通类1964人,艺术类209人,体育类150人,三位一体360人,中小学师资定向33人(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地方专项计划24人,四年制单考单招100人,中本一体化转入40人,专升本749人。省外计划招生1570人,其中普通类1345人(含新疆定向14人,新疆班20人),艺术类205人,体育类20人。华侨港澳台联招10人。

  最终招生计划以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2023年,温大招生主要变化:

  1.招生计划:比上年增加150人;

  2.招生专业:新增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调整艺术类设计学类按专业招生,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3.招生省份:新增辽宁、北京、宁夏、陕西、广东五省(市、自治区)招生。

  4.招生批次:在安徽、广西、贵州、河南、江西、内蒙古、山西、西藏、云南、四川(部分专业)等十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为本科一批招生。

学科专业建设成果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生态学学科为“省市共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等9个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课程29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9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创建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2个。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82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化学、生物科学、工业工程、机械工程、金融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法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物理学、应用心理学、音乐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体育教育、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应用化学、应用统计学、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化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师范专业认证: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1、师范教育

  办学历史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省立温州师范学校,师范教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目前学校共有16个在招师范专业,招生计划占比1/3左右,多年来为浙南地区培养了72%的中小学校长、55%的教学名师和53%的特级教师。

  2、创新创业教育

  2000年开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人才培养温州模式,被确立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荣誉,与清华、人大、黑大并称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四大模式”。

  3、华侨教育

  侨教育积淀深厚,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设有华侨学院、浙江华侨网络学院,涉侨教育基础扎实。2011年,学校开始招收华侨本科生,2021年12月,自主设置华侨华人学交叉学科。

  学校实施一流本科教育项目,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善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累计为社会输送25万毕业生,每年本科生升学率约20%。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2019年,学校“挑战杯”竞赛成绩列全国第16位,获得“优胜杯”并蝉联发起单位;2021年,全国“大艺展”获一等奖6项,一等奖获奖数列全国第一,获奖总数列浙江高校首位;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2金2银。近5年,学生总共获国际奖项52项、国家级奖项1515项。2019届硕士毕业生李小刚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全省5人);2017级小学教育叶雪珍获“国家奖学金特别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全省10人);2016届小学教育胡周炎获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转专业政策

  学校实施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除特殊招生类型外,每个学生在第二、三学期末均可根据自己意愿申请转专业。其中文科、理科、工科专业以及师范、非师范专业均可申请互转,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需在原类别中转专业。(详见《温州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条例(2021年修订》)

国际交流情况

  学校迄今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院校(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举办孔子课堂。分别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与俄罗斯联邦萨马拉国立研究大学、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群山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全校全英文授课博士专业1个,硕士专业15个,本科专业10个。共有来自海外近7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约400余人。

  学校深入实施“学生国际视野拓展”工程,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与友好院校积极开展“3+1”“3+1+1”等双校联合培养、交换生、交流生、专业实践短期项目、短期文化交流项目等,为学生大力开拓国际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与俄罗斯老牌国立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技术大学(始建于1930年,2021年俄罗斯大学排行榜中综合实力位于理工科高校第11,工科机械制造类排名全国第6)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用“4+0”培养模式即四年学习过程全部在温州大学完成,学生达到双方毕业要求后,可获得温州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与伏尔加格勒国立技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生的就业与深造情况

  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去向包括创新创业、考研升学、出国深造、教育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国和世界500强等优质企业。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温大2019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就业率、职业胜任度位列博士点高校第1,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位列全省博士点高校第2,就业竞争力位列博士点高校第3。202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位列全省博士点高校第2,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就业质量、就业求职服务位列全省博士点高校第3。

  学校202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13个专业就业率、15个专业相关度、16个专业薪酬水平、10个专业总体满意度位居全省同专业第1;2019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19个专业就业率、17个专业相关度、13个专业薪酬水平、17个专业总体满意度位居全省同专业第1。

  在国内升学方面,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在国外升学方面,毕业生考取了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著名学府。

  报考及志愿填报建议

  考生和家长要学会从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招生政策,要确保招生信息来源权威、准确、可靠。例如从各省教育考试院、各高校招生官网、主流官方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一手的招生信息。在报考填志愿前,熟悉政策、了解高校、全面掌握信息是必做的功课。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号,重点处理好专业、学校、城市、就业四者关系,筛选出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及填报院校。

  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务必关注各高校公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自己的选考科目一定要符合高校的要求才能报考。新高考志愿填报分“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 两类,其中“专业(类)+院校”报考模式,考生可填报的专业志愿比较多,请考生一方面仔细考虑好自己的专业意向,另一方面仔细核对报考专业及所在学校信息,适当参考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位次号,避免误报;“院校专业组”报考模式,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可填报的志愿相对于“专业(类)+院校”少点,但可在同一专业组内填写调剂。考生在报考时,多注意高校招生专业中的特殊要求。

  近几年,温大在省内普通类招生位次号为2万-7万不等,历年录取情况可登录招生网查询。

咨询渠道与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招生咨询热线:0577-86680800

  招生咨询QQ群:488041341(浙江省)、909377459(省外)

  学校网址:http://www.wz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wzu.edu.cn,可查看历年录取数据、今年招生计划

  招生办微信公众号:温州大学招生办(wzdxzsb)

△长按扫码关注学校招办微信

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考温州大学!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