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这对于我们每个奔跑在时代大潮中的人来说,既是一 种状态,更是一份心态、一个课题和一项行动。
2024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在即,如何看待、是否报考、报考又该如何准备?我们的考生可以从“未来已来”这字四个字中找到些许启发。
△ 刘静
中国教育在线特约专家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一、主动拥抱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高校招生选拔模式之一,它是高校依据考生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考生的一种招录形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包括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三个方面。其中高考成绩比例不低于60%,学考成绩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比例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 例如:浙江工商大学规定学考成绩占20%,学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20%。
这种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让考生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不仅有高中阶段成长性的表现,还有在报考院校、高考中的一次性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仅靠单一高考成绩报考院校的风险。可以说,“三位一体”为考生获得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增加了一份“双保险”。
因此,报考“三位一体”,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机会,并不是说“三位一体”只适合某一类学生。比如坊间流传的“‘三位一体’就是高考降分录取”“‘三位一体’是高考分数在特控线附近的,高中阶段竞赛获过奖的学生的专享”等说法,其实对“三位一体”到底是什么、性质如何,以及报名对象的理解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像平时成绩领先的考生也可以报高水平大学的“三位一体”;像考试发挥不稳定、首考成绩不太理想,但平时学习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更可以将“三位一体”作为一条升学路径。
二、理性选择
对于确定要报考“三位一体”的考生来说,选择报哪所院校/专业又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这几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的报名情况非常火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个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院校。这背后有考生或家长想增加入围概率的考虑,也隐藏着不知道到底要选择哪所院校或专业的迷茫纠结。表面上看,报哪家的纠结是暂时没有了,但如果所报院校的综合测试时间都在同一天,最后志愿填报时各院校都要求考生填报第一志愿,那就需要在报考时明确选择院校/专业。
该如何选择呢?建议考生将个人未来发展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未来职业发展与考生性格、兴趣、能力等密切相关。可是,部分考生对自己的兴趣等并不明确,就连家长也是,比如“我感觉我什么都还可以,没有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我小孩还小,他(她)也不懂”。对于这部分对未来尚未确定的考生来说,一方面要继续探索自我,增加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关注一些以平台或大类招生的院校。
? 例如:浙江工商大学的“三位一体”,是将招生专业划分为经管、文史、理工三个大类,按类别报名、测试和入围。没法明确某个专业的考生,选择偏好专业集中的某一类报考即可,争取获得入围资格。等后面个人意愿进一步明确和高考分数出来后,在填报志愿时,再在入围的大类中对报考专业进行排序即可,增加被录取的概率。
而从未来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考生一要理性看待专业的“冷”与“热”,要将时代发展的时间变量考虑进去;二要研究报考院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考生在看各校介绍时可重点关注学校的发展沿革和办学平台资源、学科评估排名、博士点硕士点设立情况、一流或特色专业名单、人才培养特色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三、用心准备
“三位一体”毕竟是高考,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考生还是要用心去准备,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一是在报名阶段要看清报名条件、及时准确地提交报名信息。以前有考生委托他人填报身份信息出现错误而导致错失报考资格的;也有考生一套材料报所有学校而导致无法无效报考的。考生需要重视,因为不同学校的报名条件、所需材料不同,比如学考成绩的赋分规则。再比如,专项生(特长生)的认定标准,考生要注意所报考院校认可哪些比赛、须获几等奖,专项生资格所带来的福利是哪些,千万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浙江工商大学的计分办法是:满分为100分,其中,A等计10分,B等计5分,C、D等不计分。
二是在高校综合测试环节,需要关注报考院校的测试安排和测试形式。不同院校的综合测试形式不同,常见的有笔试、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考生要分别了解这几个测试的流程、作答技巧,关键是要事先进行模拟演练。虽然测试形式不同,但个人自我介绍出现的概率比较大,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书面介绍、口头介绍(1或3分钟)不同版本。对于高考复习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并非“三位一体”院校报得越多越好,毕竟报了一所就要准备一所,还是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三是在志愿填报环节,考生需要弄清填报志愿的录取规则。“三位一体”按照传统志愿模式在普通类提前批录取,考生在填写普通志愿的同时也要填写提前批志愿,一并提交。将最想去的院校填在第一志愿,并在获得“三位一体”入围资格的专业中填写6个专业志愿,选填“服从调剂”。如果未被“三位一体”志愿录取,考生还可以进入后续普通类志愿投档。所以考生可以大胆填报“三位一体”。
“未来时代”和“未来的我”已然通过“三位一体”向我们走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是每位考生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正视未来、拥抱未来,方能舞动未来!衷心祝愿广大考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