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州市天艺幼儿园开展“博物寻美”项目成果分享会暨幼儿园首届“创艺节”
2024-05-20 14:3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杨灵琪)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杭州市天艺幼儿园作为宋韵文化启蒙园,借助“馆园家社”四联动的力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园所艺韵文化相结合、与创艺+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引领的功能。

  结合非遗馆行走探究,师幼共创“博物寻美”项目活动,以项目化行进的方式,指向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艺+博物馆的策展行动,幼儿通过行走观展、合作策展、互动评价,借助多元方式沉浸式自主探究与学习,奠定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浸润博物精神,加强美育熏陶,传承非遗文化。

  【观展现场】

  5月17日上午,是艺+儿童博物馆的正式开馆日,在萌娃馆员的带领下,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许浙川博士、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周佶馆长、上城区小营街道西牌楼社区郭红琴书记、杭州市天艺幼儿园何晓晓园长、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德育处吴淼玲主任等嘉宾共同参观体验了孩子们的儿童博物馆。

  【嘉宾互动】

  本次杭州市天艺幼儿园“博物寻美”项目成果分享会暨首届“创艺节”系列活动由葛丹萍老师主持,简单的介绍后,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周佶馆长以“博物馆教育”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提出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需要通过学校让孩子来深入理解、传承,同时对我园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德寿宫与天艺幼儿园的馆园合作提出了展望。

  【寻美故事】

  儿童无法像成人那样有意识地接触和理解博物馆所呈现的历史文化,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在开展“博物寻美”项目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都有不同的收获与理解。

  宣瑶黎老师分享了小班萌娃们寻味非遗的故事,生动有趣的非遗美食情景剧,萌趣现场。

  大三班刘玲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项目活动的驱动,用更生动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非遗的了解,让孩子们感受蓝印花布魅力的同时,传承蓝印花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大一班杨灵琪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艺+小店诞生记》,分享了孩子们如何从博物馆的文创店衍生出自己开一家文创店的有趣故事。

  【圆桌交流】

  在开展“博物寻美”项目活动中,需要馆园社多方合力,保教主任韩雨萨老师与沈竹青、李佩远、倪云飞老师以及家长代表围绕话题“博物馆寻美项目活动中的美育价值探究与实践体验”进行X角色的圆桌交流分享。还与现场嘉宾、教师、家长进行了雨课堂的互动,分享聆听感悟和项目思考。

  【专家点评】

  最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许浙川博士就本次项目活动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活动极大的肯定,他用三个“yi”进行总结:

  “艺”:天艺的“艺”。“博物寻美”项目活动注重艺术化氛围营造,培养儿童五大领域全面发展。

  “翼”:如虎添翼。活动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支持,引入真实的场景,让项目学习自然流淌,激发儿童自主探究与思考。

  “奕”:神采奕奕。体现出本次项目活动整体状态,投入且有意义。助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许博士对本项目提出美好的愿景,要做持续性的探索,去看到儿童的成长、去改变儿童的生存生活方式,发挥幼儿园的社会功能和育人价值,馆园社共建一个更加和谐高效、支持儿童发展的环境。

  学校将继续保有文化热爱、关注儿童本位、提供专业支持、馆园社多方合力,继续做真正有“艺”思、有收获的幼儿园博物寻美探究。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