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电实力“宠学生” 包大巴组“求职搭子团”受关注
2024-10-15 14:2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通讯员 邱伊娜 程振伟)你知道“求职搭子团”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用包大巴“组团”的形式,送毕业生求职面试,据说“效果很不错”。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大四学生小付收到了一条面试短信,短信来自一家大型央企,要求他第二天下午去面试。

  “这家企业从外地过来,面试点安排在拱墅区的一个酒店。我收到短信后,第一反应是:我该怎么去?“从下沙到面试地点所在的西文街有20公里,地铁一个小时,还要走上十几分钟,打车单程就要几十块钱……总之,赶一场有一定距离的线下面试,意味着一整天的安排都要认真规划。

  当天晚上,付同学刚开始规划第二天的行程,就看到了班级群里的一条消息:明天可以乘坐大巴,和其他收到面试通知的同学一起直达面试现场。

  预订大巴的是杭电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张卫洪。“那天晚上,不少学生在群里接龙,不断和我说收到了面试通知。我立马向学院汇报、请示,第二天早上7点向学校后勤申请了一辆大巴车,送他们去面试。”

  张卫洪告诉记者,为同学们安排这辆“求职大巴”,不仅让学生少了在路上折腾的烦恼,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组团出马”的氛围,“要的就是大家相互鼓励,互相打气,路上还能互相切磋面试技巧,在交流中克服紧张情绪。”

  “而事实上,这次‘求职搭子团’出征,可谓收获满满,有26名同学现场拿到了offer。”张卫洪接着说。

  据了解,把学生组织起来,用一辆“求职大巴”送去面试的做法,张卫洪去年就尝试过了。那时,二十多趟“求职大巴”载着上百名学生奔赴各个面试地点,有时候还会接他们回校。

  “去年,我们用一辆大巴车送30多个学生去温州一家校友企业面试,有5个学生当场就签了意向合同。”张卫洪介绍,这样的“组团求职”和学生“单打独斗”的效果完全不同。

  一方面,企业愿意为了这么多学生出人出力,把企业介绍做到最好。“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去面试,企业不可能为他安排讲解、实地参观,而一群人一起去,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们甚至还能与高管直接面对面交流。”

  另一方面,学生也有归属感,很容易迈出求职第一步。如今,许多年轻学生都说自己的“i人”(记者注:MBTI人格测试中,i人通常指性格内敛、内向的人),有的希望“能不社交就不社交”。

  有些高校老师甚至还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平时在微信上聊天很积极的学生,进了办公室面对老师却说不出话来,两相沉默后,两个人面对面又用微信交流起来。习惯了用手机打字交流,现实生活中不声不响的学生,真的到了求职季,要和企业单位的人事交流,往往会加倍焦虑,迈不出第一步。但“组团求职”除了解决了出行问题,还能让大家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准备并抓住就业机会”。

  在张卫洪看来,这不是为学生提供“保姆式”的求职服务,也并非逼着他们一定要去面试现场,而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形成的一种助力毕业生就业的合力。

  “我们采用包大巴等形式‘送人到岗’行动,一方面是鼓励同学们去数字产业集群的地方就业,另一方面是基于前期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充分排摸和精准匹配,为毕业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对接服务,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关口再前移,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求职供需精准对接,做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奔赴’。”杭电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汉玲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