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5高考首考开考!多路记者蹲点考点,现场直击!
2025-01-06 07:2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今天上午,2025年1月选考、学考正式开始,浙江62万余浙江考生迎来新年的首场考试。本次选考和学考全省共设77个考区、340个考点、6万余个考场。
  首日考试科目为物理、思政、化学和技术的选考,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记者分多路赶赴杭州考点,带来第一手现场消息!
  6:40 学军中学西溪校区考点,陆续有考生进场,各学科教师戴着红围巾在门口迎接考生
  考场分布图和考试科目时间表等全部布告在考点门口。
  余杭文昌高级中学高二的物理老师季爸爸作为家长,给儿子送考,进场前,他还特地多跟儿子握了会儿手,“沾沾喜气,心里有底。”为了儿子备考,高三这一年,他们一家在学校边上租了一套60-70平米的房子,距学校5-10分钟脚程。尽管季爸爸每天要赶去余杭上班,但一直坚持每天给儿子做早餐,一般面食居多,拌面、饺子等,另外还会做点肉丸,周末做点鸡肉、鸭肉等。
  “今天早上做了拌面、牛排、炒蛋,外加一瓶牛奶,胃口还蛮好的,”季爸爸笑着说。季爸爸告诉记者,儿子选了物化技三门,今天全部考完,前几天儿子感觉有点焦虑,他及时做了开导,把“考运”带给孩子。对于未来的大学和专业,季爸爸表示,还没有考虑,要等首考成绩出来后再定,“他更擅长物理和技术,希望这次考完能够放掉几门。”
  学军食堂喜现“高粽”,还专门推出了一份“锦绣前程”菜单,每道菜都是满满的祝福。
  明天食堂菜单是“一举夺魁”套餐,后天是“猛龙过江”套餐。
  杭州二中滨江校区考点,蔡小雄书记领衔高三领导小组、高三班主任与物理老师,为参加第一场物理首考的同学们送考。“首考加油”“首考必胜”“440+”“好运贴贴”“一举夺魁”“探囊取‘物’”.....一个个饱含祝福与期望的标牌与背景,为即将进入考场的同学们注入“强心剂”。
  保送生代表携“保送天团”人形KT版也来到校门口,为同学们呐喊助威!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两校区考点,老师们为同学们加油,祝愿考生们勇往直前、金榜题名。
  杭十四中(凤起)考点,围着红围巾的老师们在校门口排成两排,为考生们加油打气。
  校党委书记陈利民、副校长周忠辉和年级组班主任团队一起披戴红围巾迎在门口。7:00不到,学生们已经陆续到校,击掌、握手,都是最美好的祝愿。而杭十四中教育集团的安保团队、宿管团队、餐饮团队,也以安全、健康、温馨的服务,为首考学子助力。
物理组老师
  杭十四中康桥考点,校领导和班主任们在校门口为学生们打气加油,他们手持祝福标牌,一句加油、一次击掌、一个拥抱,给予考生满满的信心和力量,用最朴实的方式传递最真诚的祝福,陪伴考生安心、舒心、尽心应考。



  延续传统,今年十四中高二的同学们在候考教室的黑板上写下祝福,并以暖心小礼物表达了对学长学姐首考的祝福。
  杭高贡院校区考点,考生陆续入场。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的考点,老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四条标语:通往考场的甬道上两条考试提醒:用心审题,审准题意,规范答题,答出佳绩。首考来临,心态放平,稳定发挥,雁塔留名。走出考场,孩子们能看到:考过即放,勿念过往,全力奔赴下一场。青春未央,征途犹长,首考即为初章。每门学科开考前40分钟,校领导、班主任、学科老师齐聚一堂,戴着红围巾,手持加油牌为首考加油!现场,老师们与孩子们击掌比心,给孩子们热情拥抱与温情嘱托,祝愿他们考出漂亮的成绩!
  杭师大附中考点,班主任老师们6:30就齐刷刷地在校门口等着学生,6:50人流量开始显著增加。第一门考的是物理,老师们为同学加油各有妙招。物理叶治康老师一边和孩子们握手助阵,一边轻轻指点年轻老师,手凉的学生要多鼓励两句。班主任黄超老师说,他今天早餐特意选的包子,包好,学生们都被逗乐了。就在这样一种温暖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满怀信心地向考场进发。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张江英及老师们身穿红衣,与同学击掌、拥抱。
  杭州市源清中学,高三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戴着红围巾与考生们击掌鼓劲,祝福同学们首考如愿!
  杭州第七中学,两校区的老师们一大早就来到备考教师,陪伴早早到校的同学们做最后的复习。老师们穿上红衣服,给孩子们加油。走进考场前,学生们留下最美好的信心照,带着学校和老师们的祝福和加油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
  7:35分,杭高贡院、杭十四中凤起等考场考生进场基本完毕。
  杭州九中,班主任们围着红彤彤的围巾,挂起了象征着高中的“大粽子”,给每位考生加油鼓劲!
  7:45 杭高贡院考点,校领导老师们拉起“奋楫扬帆行致远,黾勉笃行启新程”的横幅,并大声送上加油。
  9:30,首考物理结束,杭十四中凤起考点有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有考生表示这次物理计算步骤比较多,难度相比往年有所增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