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童芳莉 柴广召 文/摄)为推动“三进”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温州大学作为 “理解当代中国 知行活力浙江”多语种专业虚拟教研室轮值单位,以不同主题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日前,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教学团队成功举办第三期虚拟教研室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经验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陈勇副院长主持,教工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徐璐老师主讲。英语读写课程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许青、童芳莉,以及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全程参与了线下研讨活动。同时,通过钉钉直播,与浙江省内各大高校的外语同行们在线进行了分享交流。
活动伊始,陈勇副院长就学校“三进”工作推进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一直以来,外国语学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外语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更好地在专业学习中增强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国际化、复合型、学术型外语人才。
徐璐老师介绍了“理解当代中国”课程群架构下《综合英语》的教学、教研以及近十年来的创新发展探索。徐老师与课程团队教师砥砺奋进,始终坚持思政引领,以师范教育为底色,以“赛—学—研—创”为路径,分阶段分梯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发展,践行“国族为上、地域不忘、文明互赏”的外语课程思政温大范式。历经模式变迁、资源优化,课程在强调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集群式发展,致力于凸显课程的人文性和专业性,与此同时,育人成果不断夯实,学生在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学术发表等研创活动中表现优异。
随后,徐老师以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三)》为例,结合《理解当代中国·读写教程》第三单元“高质量发展”分享了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向大家深入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徐老师以“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型”驱动项目式教学,独创COCOA模式,着眼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依托丰富的英汉语料库及国家和地方博物馆资源解析课程教学文本、“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赛事、跨文化能力大赛等案例,并通过“产出导向”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来构建多方兼顾的立体教学体系。
徐老师利用外研社U校园、智慧树平台、“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际传播综合能力、短视频赛例、与时俱进的博物馆素材,精心设计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古今丝绸之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与新时期浙江“五水共治”等高质量发展案例开展项目式学习,并开展评价与反思,形成教学闭环,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更恰当地使用英语讲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本次线上线下虚拟教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省内外语界同仁纷纷给予积极反馈。陈勇副院长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他表示学院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卓越学生,成就教师教育理想;追求学术品质,打造学院学科特色;弘扬奋斗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目标;在理解当代中国视域下守正创新,探索外语专业新发展,打造“卓越外院,学术外院,奋斗外院”,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