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全链条式精准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这所高校有新招!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白菁洁 通讯员 陈金玲)如何突破传统的职业发展理论从初期单一的人岗匹配职业生涯理论向后现代生涯理论的转变?如何将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赋能职业生涯发展并实现从大一到大四的全链条式职业发展?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一直试图在教学改革与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实践中寻找突破的方向并练就出三大“成功招式”。
第一招 生涯教育预先行。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开展新生职业生涯指导测评等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唤醒”教育。通过测评和问卷“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激发规划意识。新生入学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尽早规划未来,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大一暑假期间,学校招生就业处还牵头组织学生进行师友计划职场体验行走进各优质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职业的理解,从而提升规划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第二招 个性画像促精就。在学生的大二阶段,学校重点进行职业认知和探索教育。“利用生涯工作坊、讲座、优秀毕业生经典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引入职业测评工具,进行个性化职业画像,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能力优势。”该校招生就业处教师陈金玲表示。“学校定期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分享;同时定期收集优秀毕业生案例制成课程视频供低年级学生观看学习,有行业专家的专业指导和我们自己学校毕业的成功案例,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从中汲取经验。”
第三招 AI平台双匹配。“大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是最关键的一年,学生面临人生的抉择,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前两年的新生生涯指导测评和职业画像的材料出发,给予学生精准的指导。近两年,我校建立了AI就业数字化平台,依托职业发展大数据库和学生职业素质数字画像,有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温长胜自豪地说道,“通过该平台,学生可根据企业需求、自身素质和求职意向,利用简历优化和AI面试寻找合适的岗位;企业则根据学生职业素质画像和岗位要求快速匹配人才,实现就业数字化双向精准匹配。”
“数字赋能全链条式精准服务学生,深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体系,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精准规划职业生涯的同时学校更好地利用好毕业生数据库资源实现循环式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温长胜表示,近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梦想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启航号—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教材,运用了学长学姐们的经典案例,更鲜活地概括了我们自己的学生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职业发展,给予更精准的案例指导。将生涯教育全链条式地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时代,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据了解,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中,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已持续5年超过98%。2024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实现三项指标连续三年均为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下并不一定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每年都会有很多毕业生去往先进制造业一线,一个个数据的堆积形成一个个经典案例反哺于新生教学案例,这说明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温长胜说。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