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刘莉)冬寒渐褪,春意日浓。2月13日下午,杭州第六中学九年级300多名学生走出校园,分别走进浙江大学与杭州学军中学,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此次活动以“大学+高中”双场景体验为核心,旨在帮助学生们明晰升学目标,增强学习内驱力,提前感受高中学习氛围,树立阶段性目标,激发奋斗热情与名校情结。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点燃青春理想
作为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浙江大学以其“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吸引了无数学子。在浙大校史馆,学生们通过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件件珍贵文物,触摸到了从求是书院到双一流高校的百年文脉。
一位同学在参观时感慨道:“我什么时候能上浙大啊!”同伴则坚定回应:“那我们眼下就要先过一关!”
在科技创新馆,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科技前沿的脉动。求是创新的基因、科学家手稿的温度、创业孵化器的活力,都成为学子们理解“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校训的生动注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藏在同学们的心中,激励他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杭州学军中学:生涯教育与目标引领
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闻名,毗邻浙大紫金港校区,共享教育资源,是初高中衔接的理想范例。
在学军中学报告厅,九年级全体师生隆重举行了《开学第一课》。
生涯教育: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的深度思考
学军中学周校长通过两位学长的成长故事,告诉同学们要做好初高中衔接与生涯规划,“每个人都具有无限可能,而学军的老师们将为了大家的无限可能而竭尽所能。”
未来的选择不仅仅关乎个人前途,更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这种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将伴随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
学生们通过视频近距离感受了高中的学习氛围,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代表赵萌蕊以“心怀梦想 脚踏实地”为演讲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新学期目标,“这次走进浙大和学军中学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浙大,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在高中,我看到了学长学姐们为梦想拼搏的身影。新学期,我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第一,每天坚持高效学习,夯实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二,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平衡好学习与生活;第三,以浙大的‘求是精神’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为未来的高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也邀请了家长全程参与。郑孜晗同学的父亲郑建华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他表示:“中考是孩子们一生的分水岭,有计划地备考比盲目苦读更重要。今天(13日)距离中考还有129天,这次走进浙大和学军中学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也让我们家长开了眼界。我们父母会继续做好‘后勤部长’,把唠叨换成温暖的宵夜;把每一次‘但是’换成‘好样的!’无论结果如何,那个在晨曦中奔跑,在深夜里执笔的少年,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骄傲的模样!”
杭六中校长周建卫在活动最后,引用电影《哪吒2》中的一句话鼓励全体同学,“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我们要用无尽的责任和勇气去提高自己,让人生无悔!”
全体同学也郑重宣誓,将在最后的129天里全力以赴,为未来而战。
据介绍,区别于传统游学,本次活动构建了“认知---情感---实践”三维赋能体系。通过校史浸润传承求是精神,在院士走廊感悟科技报国情怀;通过创新科技馆的参观,让创新思维和科技前沿触手可及;通过初高中衔接与生涯规划,为学生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