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包宏杰 陈聪 孙红云 摄影王周娈)近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海宁政法系统“协同共治”的“平安驿站”正式启用,东方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海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益明、市公安局副局长顾志华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
“平安驿站”1.0到3.0: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校版
从“校园110值班室”升级到“公安警务室”,再蝶变成如今的“平安驿站”,是东方学院在不断强化“统一领导、校地联动、协同治理”工作机制上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
2024年10月,东方学院在海宁市委政法委的牵头推动下,与9个地方单位共建成立省内首个“校园安全”协同治理联盟。今年2月,东方学院“平安驿站”正式启用。驿站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导向,全面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并以周到、便捷、优质的服务,让师生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开启智慧安全新时代。
小驿站大作用: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
“平安驿站”目前建有接待大厅、联勤办公室、数据分析室、平安东方工作室,以及反诈宣传、消防体验区共六个功能区域,具备日常警情案件处置、矛盾纠纷化解、安全宣传教育等安全工作职能,并为师生在出入境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提供便利政务服务。
“平安驿站”虽小,却承载着“平安高校”建设的大文章。据介绍,依托驿站优化警校联动,“平安驿站”定期通报学校及周边“大平安”风险隐患,开展联合集中整治行动;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每月15日校地协同开展“平安共建日”活动,邀请法官、检察官、民警和律师等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开办讲座等。
同时,“平安驿站”升级校园智慧监控系统,搭建校园智慧消防、校园轨迹数据采集、人脸系统识别等应用场景,联动门禁、访客系统,打造校园安全管理智慧一体化平台,将平台数据引入平安驿站,实现校园智慧驾驶舱的高效使用。
1+1+6+N:集全员之力托举高校“大平安”
驿站实行“1+1+6+N”团队工作机制,即1名专职民警、1名教育专员、6名安保部工作人员加N名辅警,力争实现驿站服务“响应快、办事快、反馈快”。“1+1+6”仅仅只是驿站“看得见”的窗口力量,在它背后还有无数的校地“N”助力。
东方学院和海宁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等9个单位组成的平安校园协同治理联盟积极链接各类资源形成校地治理联抓“一张网”。海宁市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社工部机关党支部,海宁市长安镇基层治理党支部,东方学院机关三党支部、法社学院党总支共同组建平安共同体为“平安驿站”注入“党建+”力量。
“平安驿站”的启用,标志着东方学院与海宁政法系统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全力探索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平安建设的新征程。
未来,双方将以“平安驿站”为平台,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大党建、大思政、大平安的工作体系,将“平安驿站”打造成为校园治理的“前沿阵地”、服务师生的“暖心港湾”、平安建设的“响亮品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海宁-东方”模式,为平安浙江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