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上半年甘肃自考报考简章

http://zikao.eol.cn  来源:  作者:甘肃自考网  2013-11-04    

  一、开考专业、开考课程及时间安排(见附件一)。

  二、报名

  (一)网上报名:全省自学考试(不包括应用型专业考试、义务教育专业考试),全部实行网上报名。考生持二代身份证(18位身份证号)、银行卡登录甘肃自考报名网(网址http://www.nm.zsks.cn/gszk/index.htm)或甘肃自考对外服务信息网(网址www.gsee.edu.cn)报名。

  (二)报名流程(略)

  (三)报名时间

  2013年12月1日至10日进行2014年4月自学考试、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网上报名,2014年3月6日至10日进行补报。

  (四)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条件的限制(特殊专业限定报考对象除外),均可依照本简章规定,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在押劳教劳改人员经司法劳改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报考。

  (五)报名手续及相关要求

  1.首次报考者,须登录报名网站,填写本人自然信息和手机号,确认照相地点和考试地点,支付电子注册费后,到当地自考办确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然后通过网络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完成报名过程。

   高职高专在校生或自学考试专科在读考生可同时报考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相关专业,但在申请本科论文答辩和办理毕业有关手续时,须交验专科毕业证书。

  2.老考生报考时,登录报名网站后先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首次报名密码是身份证号),完善考生信息,重设密码,然后通过网络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完成报名过程。

   3.考生报名时先确定所学专业,并查对该专业的设置课程及代码、学分,选择课程报考,每次可报考开考课程中的一至四门课程。自学考试长线专业与教资专业实行分库报考,在考生报考界面下不能互相报考,如确需报考两个专业的,按新生重新注册。

  4.公安管理(本科)首次报考者须持本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报名介绍信到当地自考办报名;老考生可直接到网上报名。义务教育本科专业为委托开考专业,只接受集体报名,考生可到各县学习与考试服务中心报名。

  5.护理学专业只接受已经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报考。卫生类专业在校学生也可报名参加护理学专业考试,但只能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之后,才能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6.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面向在职小学教师开考,其报名资格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已面向全省开考,考生可直接在网上报名。

  7.全省必须使用本简章发布的统一专业和课程代码,不得更改。

  8.专科毕业生(含高职)报考非本专业本科不再加考专科段的基础课程。不考英语(二)课程的考生可在本科专业计划中任意选考三门专业课,考试合格成绩可以顶替“英语(二)”。不考“英语(二)”的考生只能获得学历而没有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

  9.考生可凭准考证在本省内跨考区报考。

  10.公安管理(专科)、义务教育(专科)、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科、本科)专业,2014年停考。公安管理(专科)、义务教育(专科)专业未毕业的考生,参照《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科、本科)专业未毕业的考生,转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应层次继续参加考试,并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中英合作商务管理管理段证书课程考试自2013年5月起不再接收新生报名,2014年停考。

  11.自2014年起,取消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年只安排4月、10月两次考试。

  12.自2014年起取消8月英语(专、本科)专业口语、听力、口译与听力课程考试,考生通过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简称:PETS)一级中的口语、听力考试,取得合格成绩,顶替英语专科中口语、听力课程成绩;取得PETS二级口语、听力考试合格成绩,顶替英语本科口译与听力课程成绩。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考核时间(见附件二)。

   (二)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条件

   1.课程实验: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成绩合格后,考生凭准考证即可报名。

   2.综合实践(综合作业、临床考核):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含课程实践)成绩合格的考生,凭准考证报名。

   3.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各专业考生,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课程实践)合格成绩后,凭甘肃自考信息网(网址www.gsee.edu.cn)合格成绩打印单、准考证报名。自2009年起,论文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四、非学历教育考试成绩与相关自考课程之间的顶替

   “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以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高级)等自学考试专、本科各专业中的带有计算机上机考试的课程,可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二级VISUALFOXPRO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中“计算机操作基础模块”、“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块”顶替,不再单独组织课程考试和实践性环节考核,考生可在设点的院校就近报考【详见《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修订)中的“附表”】。

  五、收费

   报名、考试等相关收费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理顺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收费的通知》(甘价费[2009]204号)和《甘肃省发展和政策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核定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甘发改收费[2010]1157号)规定执行。

   (一)专、本科和教师资格证课程报名考试费每人每科次40元。

   (二)免考、转档手续费每人每次按一科次40元标准收取。

   (三)毕业考核(设计)报名费每人每次10元;课程实践考核报名费每人每科次10元,考核费由考生按规定直接向主考学校缴纳。

   (四)办理准考证电子注册费每人20元。

  六、注意事项

  (一)凡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合格证顶替相关课程,以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证顶替英语(一)和英语(二)者,不再办理免考手续。由市(州)自考办审验合格证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签章后装入考生考籍档案(不再另行收费)。

  (二)根据《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修订),申请免试课程者在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后,向市(州)自考办申请办理有关免考手续。

  (三)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实行网上报名,考生可选择教师资格专业进行课程报考。兰州市、张掖市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报名前,须进行资格审查,具体事宜咨询兰州市自考办(电话:0931-8344213)和张掖市自考办(电话:0936-8228753)。

  (四)非学历证书考试

项 目

联系单位

联系电话

业务负责

物流职业经理

省交通运输协会物流职业考试服务中心

0931-4541491

证书考试报名

调查分析师

省统计局

0931-8512678

咨询、组织报考等

销售管理

兰州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0931-4674362

助学、论文答辩等

中国市场学会驻甘肃办事处

15393114833

证书考试报名


   (五)考生丢失准考证,可在网上报名期间登录甘肃自考报名网申请补办,并网上支付相应费用后,于考前到本次考试地自考办领取。
   (六)考生在选择报名地点和考试地点时应慎重检查,原则上报名地点就是考生的毕业地区,考生如要在省内跨地区考试,需着重注意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考试地点,考试地点选定后当次考试不能再做修改。
   (七)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后,要不定期到网上了解自学考试信息,于考前10日内登录报名网自行打印考试座号通知单。
   (八)考生必须凭“两证一单”即准考证、身份证(含军人或武警人员证件)、考场座号通知单参加考试。考生须准备2B铅笔、橡皮和黑色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依次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写明题号,凡不按规定顺序答题,坐错座位,故意损坏试卷或答题卡者,成绩以零分计。
   (九)考试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终场前30分钟方准交卷出场,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考生(包括监考教师和其他考务人员)不得携带通讯工具、商务通、快译通等考场违禁物品进入考场,否则以违纪论处。
  (十)甘肃自考网与华夏大地教育网合作开办的“甘肃自考网络学堂”栏目包含有大部分自考课程学习课件,实行有偿服务(特别时期部分课程免费),详情请访问甘肃自考对外服务信息网:www.gsee.edu.cn,欢迎广大考生注册学习。
北京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内蒙古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黑龙江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福建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湖北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甘肃自考网 宁夏自考网 青海自考网
新疆自考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