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8-07-16

  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首批本科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名单。其中,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我校最早办学专业之一,继承和发展了重庆大学该学科的传统优势,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7月,入选重庆市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自我校加入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方向划分、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学生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十年多的建设,土木工程学院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建筑类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谋求内涵发展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它的定位一定要准,专业方向一定要有特色,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契合岗位实践需求。

  培养目标愈发明确 经过多方调研,纵横权衡,几经商讨,土木工程学院确定了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跟“一带一路”时代的步伐,与建筑行业需要及国家执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定位于从事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日渐凸显 名誉教授(原土木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张来仪认为,土木工程专业是一块大蛋糕,许多学校都在开办,要想在中间切下一块,必须要进行市场化细分,根据学校自身优势有选择性的设置。为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岗位的不同需求,土木工程学院适时将土木工程专业做了精细化划分,锚定了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与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两个方向。经过不断的努力,土木工程专业在2015年被列为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8年7月,入选重庆市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专业课程不断优化 为了力求专业模块和岗位模块的课程内容与生产第一线执业工程师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匹配,土木工程学院在设计专业课程案例、课程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项目时,大部分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群的技术能力;实验教学环节均采用“任务驱动”模块,力求让学生在实验课上获得现场工程师的综合训练。该院201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刘某讲到他的实习经历,“近半年时间,我都是带着任务泡在建筑工地现场,亲身体验了建筑施工全过程,对以前学的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弥补了许多实际运用的不足”。目前该院已经建立了21家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需求,同时还为年轻教师深入企业,获得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适应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实验室硬件设备水平,土木工程学院依据最新的课程设置和专业需要,更新了实验室的器材和设备,新建实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教学研究是专业建设助推器,土木工程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改,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在土木工程学院活跃着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资深教授:张来仪、黄忠、朱建国、肖明葵、焦斌权、聂绍伦、邢世建、邹昭文、游渊……,他们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作风严谨,成为了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和领头羊,为学院教学发展、学科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段旻记得,有一次他去上海采购实验设备,由于不熟悉新设备的技术参数,时间又紧,他在临晨1点多给黄忠老师打电话请教,黄老师在电话里仔细、不厌其烦地给他介绍各种细节,并且一直等着他落实了后打回电话才安心,对此他仍记忆犹新。学校里许多老教师、老教授不计名利、毫无保留的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学术论文、课题申报书,请老教授们指导、审阅,返回来的稿子上满满的都是老教授们手写的修改意见,为了让青年教师明白,有的教授还特地用不同颜色笔迹注明。“离开了老教授们的帮助指导,我们青年教师不会成长得这么快”,段旻感受颇深地说。在老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组成一个个团队,积极参与编写教材、申报科研教改项目。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2项,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26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6项。

  培养“双师型”教师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结构发生质变 针对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的需要,土木工程学院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外引内配”逐步使教师结构趋于合理。一是通过引进或聘请具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教学工作,让他们带着工程项目进课堂,学生能接受实际工程训练;二是支持年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工程实践培训,让他们带着理论上工地,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三是鼓励教师考取各类注册资格证书,如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推进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陈尔杰院长介绍说到,“学院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队伍已从追求数量到讲求质量的飞跃。硕士研究生必须是本硕专业相关的,我们更多引进的都是博士生,目前已逐步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三高’教师队伍”。

  团队建设有声有色 张来仪教授、聂绍伦教授带领的土木工程教学科研团队,肖明葵教授带领的的力学教学科研团队,黄忠高级工程师带领的建筑设备教学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建设团队,朱建国教授带领的制图教学与学生竞赛团队,段旻副教授带领的教学与科研团队,活跃在土木工程学院的课堂、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大力推进了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陈尔杰院长评价:“近几年,土木学院自己编写出版了二十几种适合建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都是这些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教学科研团队,在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院学术能力等方面,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着力提高综合素质

  以生为本不断强化 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鑫说:“学生的成长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该学院坚持以学生学业规划为重点,以学生党建、团建为抓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促进学风建设;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大一新生重点抓好入学适应教育和养成教育;二、三年级学生围绕专业学习,重点抓好考证引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毕业班学生重点抓好就业指导和考研深造。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提出政治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重点帮助他们寻找非智力因素原因,激发学习的内动力,改进学习方法。学院鼓励学生继续考研深造,为学生提供学科指导和考研自习室,该学院2010级学生陈韦豪,曾经在学习上险些挂科,一度对学业失去了信心。辅导员得知他从小就有军旅梦想,鼓励他积极参加运动会表演方阵,磨砺意志,增强自信。四年大学生涯他顺利毕业并如愿参军入伍,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光荣地成为其中一员,昂首挺胸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陈韦豪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学期间参加运动会方阵的严格训练,为我今天打下了基础,也使得我不怕苦、能吃苦,因此在部队严苛的要求下不至于被淘汰,才有幸入选受阅方队”。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土木工程学院以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科竞赛体系。近几年,在全国大学生先进图成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建筑类院校虚拟建造综合实践大赛、重庆市高校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等一系列重要的专业竞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自主创业风起云涌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大力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该学院又一大亮点。2016年9月,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董智鑫带领4名同学,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优秀奖;2017年11月,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孙希、谭建东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优秀奖,同时也获得永川区“万学科技杯”夏季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李治永、史飞龙,他们创办注册的云鸢无人机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曾获得了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风险投资。

  品牌活动丰富多彩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虽说都是工科生,似乎只是与砖头泥块、钢筋水泥打交道,但他们近年来的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成绩斐然。土木学子王瑞恒参加全国英语口语演讲大赛,获重庆市一等奖;土木学子严承奕参加奥林匹克全国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土木学子黄河参加重庆市大学生游泳锦标赛,获自由泳冠军;聂志强,在“中国西南超级散打联赛”中荣获56公斤级亚军等。

  要说该学院最有特色的活动,还数“图沐年华”。该院党总支副书记冯鑫介绍,此项活动原名叫“土木开放月”,始于2009年,已经连续开展了七届,是师生参与面最广、最具专业特色的年度盛事。2015年更名为“图沐年华”,寓意土木学子在阳光沐浴下制图的岁月,并且由学生自己主导设计的吉祥物“图图”和“木木”,活泼可爱,充分彰显了土木学子的综合能力和艺术才华。“图沐年华”通过开幕式、篮球赛、制图大赛、图片仪器展、建筑模型展、院长书记接待日、星级寝室评比大赛、闭幕式暨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该学院师生风貌,也激发了广大师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有力地推动了该学院教风、学风和班风的建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