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市教委布置五大项工作,做好2024年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4-04-07 11:29:00
北京市教委
作者: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北京市智慧城市行动纲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近日,北京市教委布置五大项工作,大力推进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积极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

  推动教育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

  贯彻落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精神,凝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共识,以数字化支撑教育生态重塑、结构重组。将数字素养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推动校长、教师转变思想,提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各区各校要加强组织,健全数字素养的培训、考评机制,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使数字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备能力。

  培育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典型场景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教育教学及管理原生性、普遍性、紧迫性需求,培育教育试点示范,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家校社协同、校园治理等方面培育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等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的北京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布局,为高品质、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北京市智慧校园达标认定和示范校遴选

  依据《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采取“学校自评、区级评定、市级抽测”方式,组织开展全市智慧校园达标认定。做好第二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遴选工作,召开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引导学校创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新型学习环境与学习样态。

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育人模式

  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持续做好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广泛汇聚具有北京特色、北京品质的课程资源,指导各区、学校在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等工作中,积极利用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支撑课程活动和教师智力资源线上流转;创设师生数字阅读空间,组织优秀教师建立线上阅读指导空间,开展师生共读以及读书分享活动。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搭建集团校学生成长立交桥。打造“双师课堂”等新型教学场景,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常态化集团联合教研,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共享共用。推动北京数字学校向新型云端学校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空中课堂”全学段、全学科数字课程体系,建立面向未来的“实体+云端”的教育供给服务。

  数字化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开放共享,加快构建国家、市、校三级的中职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应用体系,建设一批市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全面接入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教学、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推动职业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围绕数字化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运用数字化赋能高校专业转型升级,深化专业设置、课程管理、培养体系、教学内容等,助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常态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相通、台上台下联通、课内课外贯通”,统筹数字教材、虚拟仿真、智慧学伴、教育监测评价等数字化服务聚合。

  数字化赋能学生辅导与教师研修

  实施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组织全市中学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走网”,为全市初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辅导,通过AI智能学、精准推送辅导教师和资源等不断提升辅导智能化水平,助力中考改革和“双减”工作。扩大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发挥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提升普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开展同学科或跨学科“线上研修组”,大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

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

  实现教育管理业务高效覆盖

  不断完善教育公共管理平台功能,扩充中小学教学管理、教材管理、资产管理、基础教育财务一体化管理、幼儿入园服务、外事管理服务等业务模块,优化校园安全、教育督导评估、民办教育监管、综合办公等业务模块,搭建幼儿入园“一件事”服务场景,支撑教育管理业务广泛覆盖与协同办理。

  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京学通”长效迭代机制,发布“京学通”2.0版,全面对接“京通”,推动“京学通”在全市广泛应用。实现义教入学、考试招生、政策查询、学生学习、教师培训、就业创业、体质健康查询、家校互动等教育服务的“一网通办”。以教育新地图为载体,汇聚共享社会与教育相关的数字消费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供给。借助信息化手段拓展家校协同的新渠道新载体。支持区、学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校协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促进教育数据要素高效共享利用

  夯实教育大数据基础底座

  完善数据常态化治理机制,明确“一数一源”,强化数据质量的源头治理,确保数据时效性和完整性。加大数据共享汇聚力度,做到教育数据的统管、统治、统用,筑牢区域教育数据基础底座,支持教学改革与教育治理;依法依规做好数据全周期加密、脱敏处理,保障教育数据安全。

  促进全市教育数据要素共享融通

  按健全教育数据共享服务机制,面向各区各校开放教育数据及基础共性服务,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转过程中的动态回馈机制,实现数据要素的双向流动和反哺迭代。支持各区各校围绕精准教学、学情诊断、教育评价、师资配置、校园治理等主业,搭建教育大数据应用场景。开展北京市教育大数据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培育挖掘创新应用。

  提升数据要素支撑教育决策能力

  统筹做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治理分析与应用,构建教育事业统计专题场景,开展教育发展趋势分析。研发教育数据大脑,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类全息画像,服务学校评价、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聚焦学位预测、招生入学、教学质量、办学资源布局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

健全教育数字化统筹推进机制

  探索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有效推进机制

  各区、高校要坚决落实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谋划,构建形成主责部门统筹组织、业务部门应用牵引、技术部门支撑保障、社会机构参与服务的工作体系;探索打破传统思维、突破现行模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深化以业务需求为牵引、应用场景为驱动、技术服务为支撑的有效实施路径,最大限度激发学校、教师创新实践活力,确保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实效。

  优化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

  逐步调整优化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方向,各区、各学校要在“保基本、保运转”的基础上,采取复用市、区级共性应用或统一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探索教育信息化经费多元投入机制,拓展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和创新项目资金渠道。支持各区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经费的投入应聚焦教育教学主业,侧重于应用场景的搭建、数据的治理与分析等方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