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华东交通大学】高光时刻!华东交大“90后”校友把地铁修到莫斯科

   中国教育在线江西站    2019-06-06

  60多年前,新中国的地铁版图还是一片空白,中国邀请苏联专家来到北京,共同拟定北京地铁远景规划方案,并于1965年,建成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
  60多年后,2017年中国铁建中标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项目,成为中国首个欧洲地铁项目,也是俄罗斯第一次在地铁施工领域引进中国公司。
  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中国工程师第一次来到莫斯科修地铁。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的“90后”陈振成来自江西抚州,是中铁十六局莫斯科地铁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作为首批11人团队成员,在俄罗斯,他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光时刻”。


  “老婆,你来莫斯科看我们修的地铁”

  前进的道路注定是崎岖的。起初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突然有一天,项目部接到业主下达的一个节点任务——3个月内要完成首台盾构机的始发。
  土方开挖、地连墙施工、钢支撑架设……这一系列的“硬核”工作要在3个月内完成,“当时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去看施工计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陈振成回忆道。
  “怎么都哑巴了?怎么不说话啊?是不是想卷铺盖回家了?”项目经理薛立强拍案而起,为团队打气:“我觉得这个挺好,这不我们来到俄罗斯,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大的成绩来证明我们。我们就借此机会,向俄罗斯人展示一下,告诉他们,我们中国设备、中国管理、中国技术比他们强在哪!”
  每天早上6:00开早会,每天休息时间不到5小时,即使睡觉也是绷着根弦,生怕有时候睡过去了,没有接到电话,耽误了大事……3个月来,项目经理当工程师用,工程师当工人用,甚至就连俄籍工程师也放弃了严格的休假制度,一起加班到半夜。经常听到有人说, “受不了了,真受不了了,我真是太累了!” 但即使是这样,开会的主题依旧是“我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能完成,我们要怎样才能完成,而不是我们能不能完成”。
  终于到了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当天公司安排所有员工,放下手头的工作,抽出半小时,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中国生产的第一台俄罗斯地铁盾构机最后一个零部件的安装。陈振成内心充满兴奋和骄傲,这一刻,一切的苦与累都值得。他早早地给媳妇打了个电话,“老婆,有一天我一定也要带你来莫斯科,看看我们修建的地铁!”
  曾经有位俄籍工程师很真诚地问陈振成,“你们中国工程师真的很用心地想要扎根在俄罗斯啊,你们这种劲,认真起来甚至有些可怕!”“我们中国人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把事情干好,否则我们来这干嘛?”陈振成坦然而坚定地答道。


  中国制造打破极寒气候正常作业“天花板”

  莫斯科从10月底就进入冬天,中国的盾构机到底能否在极寒气候里正常工作,这是很多俄籍工程师十分忧虑的问题。有着8年地铁隧道施工经验的工程部俄籍部长弗拉基米尔,专门就这个问题找陈振成谈过多次。
  毫不夸张地说,陈振成所面临的这个忧虑,是俄罗斯地铁行业现有的“天花板”,往上走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
  在入冬前,他和弗拉基米尔打了个赌:“如果这个冬天,我们的盾构机没有出现你说的问题,那你请我喝啤酒!”
  这个“赌”陈振成打得“底气十足”。
  其实,中国铁建为莫斯科地铁“量身定制”的5台盾构机,在研发阶段时就意识到,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极寒作业环境。据陈振成介绍,中国铁建专门为此开发可耐-30℃低温的主驱动系统,增加液压泵站、变频器等辅助加热系统,整机关键部件均采用耐低温材料制作,另外还增加了诸多辅助措施,完全可适应俄罗斯的特殊施工环境。
  在随后的施工中,“中国制造”的盾构机不仅没出问题,还在掘进工作中创造了俄罗斯施工新纪录。该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在全线71公里、31座在建车站中均遥遥领先。莫斯科分管基建的副市长胡斯努林还在施工企业大会上发出“向中国铁建学习”的号召。
  “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愿赌服输’,我敬你!”弗拉基米尔向陈振成竖起大拇指,心甘情愿输掉了两杯啤酒。
  在俄罗斯,中国实力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合同订单。去年底,项目团队成功争取到从设计起点到诺瓦托洛夫大街站盾构区间的增项工程,盾构区间线路总长增加至9.3公里。2019年2月,业主与中国铁建就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东段大盾构项目总额为56.415亿卢布的施工任务正式签署合同,莫斯科地铁西南线三站三区间项目也已签订正式合同。此外,米丘林地铁站上盖建筑群开发项目正在进一步接洽中,圣彼得堡、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等州(市)地铁业主单位也纷纷伸出合作的橄榄枝。


  中国企业让“莫漂”过上好日子

  中国铁建在稳步扎根莫斯科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陈振成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叫基里尔,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小镇,不是莫斯科本地人,算是一个“莫漂”。
  在进入中国铁建之前,基里尔是莫斯科地铁建筑公司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虽然工程师算是莫斯科比较体面的工作,但是当地的高物价、高房租,让他“压力山大”。
  后来基里尔加入中国铁建的项目建设团队,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起初早已习惯了俄罗斯8小时工作制、生活节奏缓慢的他很不适应,甚至无法理解。陈振成发现了基里尔的“小忧伤”,找他详细讲解薪酬管理制度,并鼓励他坚持做下去。
  当基里尔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他激动地跑着找到陈振成:“我太开心了,现在的工资竟然比之前整整翻了一番!”“兄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多劳多得’。”陈振成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的人才最受中国企业重视,我看好你!”
  短短两年过去,基里尔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莫斯科贷款买房、买车,终于在莫斯科安了家。
  第一天拿到房子钥匙,他特意邀请陈振成去家里做客。那张在项目部的合照就摆在家中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基里尔的妻子还做了一整桌的美味招待陈振成。“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振成给了我鼓励和信心,是中国企业让我在莫斯科生存下来。”基里尔的感慨里满是感激。
  在莫斯科的两年间,陈振成沉下心、卯足劲,学好语言、强化技术,他负责对接项目合作方和施工方,整个施工过程零失误、零事故。如今,提到陈振成,俄籍工程师们都赞赏不已:“这个中国小伙儿很靠谱!”他所带领的团队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已经成为当地业界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他还曾先后参与过国内郑州地铁、苏州地铁、天津地铁建设,多次获得中铁十六局年度先进个人、集团公司海外经营先进个人、年度最佳导师带徒、十佳青年等荣誉。“大学里,我学的是软件工程+桥梁工程专业,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让我在工作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毕业5年,从跟着师父学到带着徒弟做,把地铁从国内建到国外,一路成长,是敢闯敢拼敢冒尖的‘花椒’精神给了我巨大力量。”陈振成表示。(“花椒”为华东交通大学的简称、华交的谐音)
  建校近50年来,华东交大已有10余万校友投身铁路事业,平均每公里铁路线就有1名“花椒人”的坚守。他们始终牢记并努力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做求真务实的交大人,怀民族复兴的报国志,有饮水思源的感恩心,走风雨兼程的自强路”,吃得苦、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上得来,用铁骨匠心绽放青春芳华。

(通讯员:吴婕、黄晓鹤、蒋靖妍)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