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6-15    

  中国教育在线讯 6月14日下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艺术馆逢起了“大集”,来自莱芜市的40多名莱芜梆子地方戏演职人员和10多名雕刻、布艺、画作非遗传承人在这里搭起了戏台、拉开了场子,做起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吸引了数百名师生驻足观看、交流互动。与此同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组织了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50多名同学,架起了10几台摄像机、打开了录音笔,拍摄、纪录现场的生动场景和动人瞬间,与现场的演员、传承人、师生展开深入采访交流……

  文化传播学院刘绍芹教授向我们介绍:“今天的的活动,既是一项让同学们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体验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非遗文化、认识非遗文化魅力、唤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也是我们文化传播学院学科渗透、专业协同、能力整合、实践联动的有一次实践教学大练兵。”

  下午2点钟,随着铿锵有力鼓声响起,艺术馆排练厅莱芜梆子傀儡戏演出拉开帷幕,《狸猫换太子》《程咬金招亲》等莱芜棒子折子戏和傀儡戏相继开演,无论是假声翻高的男腔“立嗓”,还是尾音翻高八度女腔“讴腔”,旋律朴实、清亮高昂的流畅行腔,再加上精致的化妆、华美的戏服立即调动起了在场的莱芜市文广新局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有关领导以及200多名同学的兴致。

  现场师生的热情让莱芜贾家洼傀儡戏剧团的80岁的老演员李长坤老人看到了非遗的希望和未来,他说:“莱芜梆子进校园以往我也参加了几次,感觉对我们地方戏的传承传播并没有明显的帮助;但是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希望,你看这么火爆的场面,从师生们观看表演的神情和反应看,我们演出打动了他们,感觉他们是致力于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很欣慰……”

  在演出的间隙,文化传播学院孙晓彦老师对身边的同事说:“莱芜梆子听起来真的太美了,狸猫换太子我都听得流泪了!”

  来自于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男同学说:“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莱芜梆子的演出,很震撼也很喜欢。我不敢说我听懂了多少,也不敢说我有多了解非遗,但是通过今天这个活动让我认识了莱芜梆子,认识了非遗,给我后续的了解打开了一扇窗子,我以后会长期关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它们能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喜欢。”

  令人意想不到是今天“莱芜非遗进校园”活动还吸引了一些校外人士前来参加,在济南从事投资工作的井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井女士是莱芜人,从小耳濡目染地听到过莱芜傀儡戏,今天听说傀儡戏来到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特意从市里赶了过来。她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并表示愿意为傀儡戏下一步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在艺术馆大厅可谓人山人海,12名木雕、锡雕、瓷雕、豆画、木版画、葫芦烙画、剪纸、布艺、针绣等非遗传承人也与被几百名学生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同学现场学起来锡雕制作,有的同学与传承人们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并问起传承人们是不是愿意收徒弟;大家一边了解各种非遗文化的细节,一边拍起了照片发起了朋友圈;非遗进校园不仅仅令现场师生艳羡和感动,还通过大家的自媒体公众号推文和朋友圈照片走出了校园,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

  最吸引人的是文化传播学院广电、播音等专业的的学生记者们,他们组织了14报道团队,把摄像机对准了非遗工艺品、对准了传承人,也对准了前来观看的同学们……广电专业陈家庚同学说:“今天的活动一方面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了非遗,感受了非遗的魅力。另一方面,在不断地对非遗传承人的深入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准媒体工作者身上的文化使命与担当。”

  在人头攒动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纪委书记崔连富、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刘绍芹陪着莱芜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们也挤到非遗展示厅。刘绍芹院长告诉记者:“莱芜非遗山青院活动与上周举办的非遗影像展映、非遗学术讲座一样,是文化传播学院近期开展的‘非遗日’文化传承传播系列活动的一个环节,也是作为文化部平遥非遗影像展映的合作单位,配合文化部开展非遗影像高校展映活动的延伸!”

  刘绍芹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文化传播学院以‘传播先进文化、传播青年文化、传播齐鲁文化’为宗旨,凝练出了以地域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为重点的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思路,特别是与莱芜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一方面围绕乡村文化振兴,致力于非遗、民俗的传承保护和纪录传播,积极推进莱芜房干村、齐长城一线五村的乡村文化“八个一”工程等社会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把地域文化传承传播与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把田野当课堂,先后组织师生30多次、近500人次深入古村落开展传统文化、人文现实的资源普查和文化影像创作活动,拍摄乡村文化资源影像素材10000多分钟,组织莱芜影像大赛一次,创作文化影像作品20多部,做音视图文一体化传播的公众号推文60多期,打造出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正是得益于地域文化传播实践与研究,近年来,我们文化传播学院先后取得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昌邑烧大牛》《胡集书会》《院夼谷雨开洋节》都是非遗影像作品创作;在文化部正在开展的非遗影像高校展映活动中,山东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展映我能学院师生主创的《昌邑烧大牛》《胡集书会》等中国节日影像志作品。”谈及这些成果,刘绍芹院长似乎并没有很满足,她接着说:“我们希望借助于近期的非遗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致力于培养文化传播的人才信念,为山东地域文化的传承传播探索新的路径……”

  几个小时过去了,莱芜梆子的演员们收起了演出的行当,非遗传承人们也收拾起手头的工艺,师生的身影逐渐散去,但是这场“非遗文化进校园”所引发的“马太效应”却延展开来……(通讯员/赵玉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