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金含冰 编辑 陈宏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月5日早上,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学生在指导老师肖香龙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桐庐县进行《“两山理论”在桐庐的实践》调研活动。
桐庐的狄蒲村以弘扬“孝”文化为主,并对传统的农村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把以前的猪栏和牛栏变成了“牛栏咖啡”、“猪栏茶吧”,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环溪村则以弘扬“莲”文化为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两山理论”,从一个无名小村变成了全国美丽乡村示范点。
上午10:00,同学和老师抵达了狄蒲村。“为了让村子更有文化氛围,我们把水泥地改为鹅卵路,这些鹅卵石都是就地取材的。”陈老师介绍说,自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狄蒲村就将猪圈牛栏进行了改造,变为充满诗意和情调的咖啡吧和茶吧。现在的村子不仅没有了猪圈臭哄哄的味道,而且满是草木的清香,屋外郁郁葱葱,摆满了盆栽,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此外,村中还有一些古旧的徽派建筑,比如申屠氏宗祠。宗祠内的兰桂堂是孝子申屠开基的故居,堂内挂着旨赐的牌匾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字家箴,体现出了浓厚的“孝”文化。
环溪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因而得“环溪”之名,村中有500多亩荷花地,据桐庐县委党校的王老师介绍,环溪村是宋代周敦颐后裔的聚集地,周敦颐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对莲花的喜爱,这也是环溪村传播莲文化的缘由。
村内设置了污水池、化粪池,让污水得以处理,使环溪村从原先脏乱差的环境变成了现在的绿水青山,村民从中获得了经济效益,这也正贯彻落实了“两山理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