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课标、新课程、新实践” 杭州凯旋教育集团举行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2022-01-09 17:1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王欢)1月8日,杭州凯旋教育集团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杭州市景芳中学顺利召开。上城区凯旋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红星,上城区凯旋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琴娟,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涛,上城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季丽萍,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鞠玉翠、程亮、徐继节,复旦大学教授徐冬青,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凯以及凯旋教育集团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凯旋街道领导、基地学校校长和校级干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集团理事长严国忠主持。

  赞扬新发展 共话新思路

  会议上,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赞扬了凯旋教育集团的新发展、新思路。同时,李政涛希望集团能够做到五点:一是新突破,即打破旧体系,走向新体系,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二是新接口,即成为连接新背景、新目标、新问题、新前沿、新抓手、新能力的优质的接口;三是新贡献,为新上城提供凯旋经验和凯旋方案,讲出上城教育的凯旋故事,讲出凯旋教育的上城故事,努力为新上城做贡献,;四是新参照,各学校要找到参照系,找到标杆学校,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独特和不可替代;五是新辐射,利用新宣传和新推动以及未来学校、五育融合、作业改革、评价改革、劳动教育等五大平台发出凯旋的声音。

  上城区凯旋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红星感谢了集团理事长和各位校长一年来对凯旋教育发展工作所做的贡献,肯定了各校在华师大基教所的指导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周红星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学校围绕未来社区建设做好融合;希望学校有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更深的根源,打造未来学校,为未来化社区服务;希望凯旋教育向未来,努力打造成样本和标杆,成为上城区的典范。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首先肯定了凯旋教育集团各学校在过去一年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希望凯旋教育集团能做到四个“新”:一是新格局,集团要在国家格局、浙江格局、杭州格局、上城格局的背景下,拥有新的格局;二是新目标,集团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发挥平台优势,努力使凯旋教育成为标杆;三是新发展,集团要聚焦校长、聚焦教师队伍、聚焦学生、聚焦家校政社共育机制;四是新成果,希望集团在新的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新的突破、新的成果,让凯旋教育集团胜利凯旋。

  回顾工作成绩 探索发展途径

  严国忠理事长作了2021学年第一学期集团工作总结。严理事长表示,在华师大基教所教授和专家的指导下及教师的扎实工作下,集团内各校坚持与双减融合、与提质强校融合、与新上城融合的“三融合一”举措,按照 “十四五”规划,践行“五育融合”理念,持续探索并创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研修成为体系,辐射带领校内年青教师实践研修。同时,严理事长也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设想,希望各校能继续保持合作共赢的思路,以项目带动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未来学校的新形态,为上城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探路。

  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汇报了2021年下半年项目推进情况。程教授表示,集团内中小学在骨干教师研修、共生课程建设、订单式项目、初中提质强校等项目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硕果累累。同时,程教授也提出了2022年项目推进的重点:即共生课程建设全面启动,骨干教师研修有序实施,初中提质强校深入推进,改革实践方案初具形态。

  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鲁聪校长介绍了学校新时代融合育人视阈下的“五彩教育”,通过打造半小时学习圈、项目化学习双线探索等方式,使学校成为一所家门口精美学校。

  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曹京蓉校长回顾了2021年学校在探索问学课堂新模式、打造作业变革新样态、推进儿童哲学新发展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同时提出了2022年的工作重点。

  杭州市景华小学何霞校长以“景小 景致”为题,介绍了“双减”背景下学校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努力打造高品质城市小型教育现代化学校。

  杭州市南肖埠小学林霞校长介绍了学校依托凯旋教育集团等平台优势,重点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情况。林霞表示,在2022年将践行一体化理念,继续深化国际理解教育。

  杭州市景芳中学姜建平校长回顾了学校在2021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下学期的工作计划:努力践行“脚下有梦想,进退皆文章”的校训,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楼英娟校长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学校在过去一学期所取得成就,并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的科研氛围、科研能力能进一步提升,促进学校大课题的建设,提炼出属于夏初特色的课堂。

  专家指点迷津 展望未来蓝图

  随后,专家就共生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培养、初中提质强校等工作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共生课程建设方面,程亮教授希望各学校发挥在儿童哲学、国际理解、steam等课程上的优势、特色,进一步做深、做亮、做大。程亮提出了几点想法:怎么选择深化的方向,从而在集团中形成多元化的共生状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要不要拓展?要不要进行现象教学?怎样体现出共生以及怎样体现出生态因素。

  复旦大学徐冬青教授认为学校可以考虑思政课堂与中小学儿童哲学相结合,使道德与法治课真正落地,同时采用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等多种路径培养学生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王凯教授认为共生课程是课程的发展问题,学校要先考虑课程的生长性互动和课程的互动性生长两大问题,并以国家课程为蓝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同时基于结尾的作品、中间的观念、起始的现象整合校内课程,实现课程的交融。

  华东师范大学鞠玉翠教授认为,每个学校都处在生态中,学校要考虑如何用好生态,从而实现共生。同时学校要基于真实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疑问,依靠学校内外资源来共生。

  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浙江大学孙元涛教授建议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共读、研读的局面,提升骨干教师的能力。

  在初中提质强校工作方面,孙元涛教授从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把常规工作做出品质、如何做好双减下的延时服务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学校教研工作等三方面展开,他认为教师要提高选题能力、命题能力,优化作业设计,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在延时服务方面,教师要做好监护工作,并向学生提供拓展性的作业。

  徐冬青教授认为要从学案导学、课堂助学、作业固学、检测评学等方面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全面增能、综合提质。

  在下午的会议中,许涛副局长就集团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初中提质强校等与华师大专家进行了建设性的商讨。

  会议最后,就2022年学校的发展问题分学校进行讨论。

  一年来,凯旋教育集团各校在华师大基教所的指导下硕果累累。相信凯旋教育集团将会用更高的站位、更大地视野、更实的举措、更深的根源,面向未来,深入思考,积极钻研和实习,在融入新上城教育的步伐中不断进取,再创佳绩,在新的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新的突破、新的成果,让凯旋教育集团胜利凯旋。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