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霓裳中华 绸伞西湖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调研传播“西湖绸伞”文化
2023-07-19 09:0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张可宁 通讯员 郑肇桦 柴诗燕 王成城)参观伞博物馆,宣传伞文化,指导小朋友制伞……梅雨过,萍风起,近日,杭州市一批在校大学生在纷纷梅雨中助力非遗传承。在六月末尾,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社区“承古洄衿”暑假社会实践团,以“绸伞西湖,霓裳中华”为主题,在杭州市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学子们迎着绵绵细雨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伞博物馆参观调研,观摩西湖绸伞的制作过程。西湖绸伞造型轻盈,设计奇巧,制作精细,高雅美观,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赋有艺术美感。一把造型轻盈的西湖绸伞工序众多,从选竹到伞面绘制,整个生产流程包括车木、伞面装饰、伞骨撇青、上架、串线、剪边、折伞、贴青、刮胶、装杆、包头装柄、穿花线、钉扣、修伞、检验、包装,加上选竹和伞骨加工一共18道重要工序,采用古老的套合技巧,不用任何粘合剂,即使是熟练的工人也至少两天一把。
  为了进一步传播弘扬“西湖绸伞”文化,实践团通过DIY的形式将伞文化带入到日常生活中。6月2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临平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与小朋友们解读历史名锦伞纹样、展示优秀绸伞作品,并手把手教小朋友如何手工简易制伞课程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小朋友们在欢乐绘画中了解绸伞。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纷纷感叹:“原来我们的先辈这么厉害,可以只用印版,绘画的方式做出美丽的伞面,以让伞做到‘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今天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学会了制伞,很神奇!”
  西湖绸伞撑的不是雨,而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自信,团队成员认为,作为当代新时代大学生,应响应“八八战略”,积极践行非遗传承,通过青年的方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与学习,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