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访企入村”精准服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护航毕业生就业“关键一程”
2025-07-21 17:27:0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就业与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精简高效、务实为民、服务下沉。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实践要求,将“访企拓岗”深化拓展为“访企入村”实践育人行动,以扎实作风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成效显著。
  精简高效,让组织保障“实”起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学校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义,将“精简高效”贯穿就业工作始终。
  领导带头压实责任。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二级学院落实”责任体系。摒弃繁文缛节,聚焦核心任务。校领导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轻车简从深入企业、乡村、二级学院调研对接,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
  优化机制提升效能。建立扁平化、快速响应的工作协调机制。简化会议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报表和留痕。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合二级学院组建精干团队,确保就业政策精准落地、问题及时化解,有效避免了“文山会海”,切实为师生减负增效。
  精准引导务求实效。聚焦学生实际需求和成长目标,整合资源打造“全周期”职业发展与思政教育融合体系。通过规范课程、精准测评、社会实践等务实载体,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社农家、乡村企业,在参与生产劳动、技术服务、社会调研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成才观,厚植家国情怀与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使命担当。
图1 家电维修社会实践活动
  务实开拓,让就业渠道“活”起来
  学校将“访企入村”作为落实学习教育“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要求和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关键行动,力戒走马观花,务求双向赋能。
  轻车简从,深入一线访需拓岗。校领导亲自带队,下沉一线,把脉问诊,系统梳理就业工作难点堵点。践行“访政府、访园区、访企业”的“三访”模式,精准对接前沿技术与人才需求,深挖优质岗位资源。创新开展“入村调研”工作,走进县域、乡镇、对口帮扶村等,开展社会调查、技术帮扶等活动,相关创新做法获《中国教育报》《中国网》《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安徽教育网》等媒体报道。2025年累计走访企业279家,其中书记、校长走访企业114家,有效拓展岗位3494个,在访企拓岗企业就业的2025届毕业生数651人,占单位就业比重17.83%。
图2 学院院长冉昆玉深入企业访企拓岗
  深度协同,共建育人就业平台。摒弃“挂牌式”合作,注重产教融合的实质内涵。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奇瑞汽车产业学院”“埃夫特机器人产业学院”等10个现代产业学院,组建多个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县域产教融合体。学校产教融合案例分别入选教育部职成司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典型案例,产教融合经验获《光明日报》报道。在鸠江区沈巷镇双河村挂牌服务乡村振兴的“思政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通过定向培养、现场工程师、订单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等项目,将企业真实需求、乡村发展实际融入教学,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乡情的复合型人才,确保毕业生“适销对路”,拓宽服务基层、扎根乡村的就业路径。2025届毕业生中共有21名学生在乡村就业。
图3 学院党委书记徐春林为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基地揭牌
  精准匹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芜湖市、省内县域及长三角多地设立人才工作站,简化服务流程。紧密围绕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领域,优化职业教育设置,主动下沉县域,学校党委书记徐春林应邀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教中国》栏目介绍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举办系列重点企业专场、区域产业招聘会,积极推进基层项目,确保岗位供给与毕业生专业、意愿高度契合,有效降低求职盲目性和奔波成本。今年,该校阿依帕夏·阿不力克木同学成功入选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为芜湖市高职院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正是学校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扎根西部基层的生动例证。
  精准服务,让就业帮扶“暖”起来
  心系学生所急所盼,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是落实学习教育“服务群众”要求的生动体现。学校着力构建精准温暖的就业服务体系。
  信息赋能“少跑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才需求库”和“毕业生信息库”,打造“就业动态监测平台”。实现岗位信息的智能匹配与精准推送,让学生“足不出户”获取心仪岗位信息,大幅提升匹配效率。
  分层指导“强内功”。坚持问题导向,为不同学生群体“量体定制”提供个性化指导。强化服务基层政策宣介与落地,鼓励参与高含金量技能竞赛、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活动和服务乡村的实践项目,以赛促学提升实战能力,避免指导“一刀切”。
  兜底帮扶“不断线”。高度关注困难群体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校领导带队利用暑期家访,深入了解未就业困难学生家庭状况、就业意向和面临的困难,向家长介绍帮扶政策,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就业方向,现场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切实打通了服务学生的“最后一公里”。2025届困难群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彰显了服务的温度与实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务实的作风、高效的组织、精准的服务,有力保障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位居安徽省高职院校前列。通过深化“访企入村”实践,不仅拓展了多元优质的就业渠道,更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就业与实践育人工作品牌。这既是亮眼的就业成绩单,更是过硬的作风建设与立德树人成效的检验单。
  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机制、下沉服务、精准施策,推动“访企入村”常态化、长效化、品牌化,不断提升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奋力书写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文/吴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777912648 2025-05-20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