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劳动教育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纪实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过“宣传引导、实践体验、成果凝练”三个维度协同推进,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专业劳动技能,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之花在校园中绚丽绽放。
听劳模“说”劳动,厚植情怀。学校依托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的感人事迹。特别邀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龚建国、全国劳动模范葛孝华、安徽省劳动模范刘晓翠等走进校园,讲述一线劳动的生动故事,共吸引800多名学生现场聆听。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锤炼匠心、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内生动力。


用双手“践”劳动,锤炼劳动本领。学校将劳动实践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定期组织校园环境清扫、实训设备维护等集体劳动;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园林专业学生赴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滁菊采摘、茶园土壤含量分析等生产性实践项目,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参加市团委组织的植树节活动、中国农民歌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这种以劳润德,实践育人的模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责任意识与价值认同。


用成果“证”劳动,彰显实效。为进一步巩固劳动教育成效,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清单》,清单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以此系统梳理劳动教育的经验与成果。其中,“万亩滁菊绽放 师生采摘正忙”“为茶园‘把脉开方’让劳动‘育人飘香’” 等特色实践活动,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青年网、安徽省教育厅等权威平台报道,不仅扩大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影响力,更展现了高职教育在培育劳动精神方面的扎实成效。


着眼未来发展,学校劳动教育将迈向更高质量阶段。将持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拓展其实践场景,通过“校内共建 + 校外合作”双轮驱动,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劳动教育体系。校内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同向发力,共同建设实践育人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外方面,深化与金玉滁菊等企业的合作,让劳动实践更接地气、更有价值,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通过系统化、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学生成长筑牢根基,使其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奋斗中书写青春,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刘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