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简报
2025年第11期(总第92期)
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 2025年3月7日
学会牵头开展"AI赋能职业教育"专题调研助推产教融合新发展
2025年3月3日至4日,由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联合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组成的专项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三所职业院校,开展"AI赋能职业教育"专题深度调研。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本次调研由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种向东带队,汇聚了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万晓榆领衔的5人专家团队,以及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等10位资深研究员。三所院校主要领导全程参与,其中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校长周伟、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晓健、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康养学院院长周福亮分别率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等核心部门负责人开展深度对话。
种向东秘书长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意义。他指出:"AI技术正在重构职业教育生态,从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到实训体系升级,从教学资源开发到评价机制优化,亟需构建'政-校-研-企'协同创新机制。"重庆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万晓榆详细介绍了由刘进、蔡丹等跨学科专家组成的调研团队构成,强调将通过"实地把脉-数据建模-方案定制"的闭环研究范式,为职业院校提供精准化发展建议。
调研组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各院校结合办学特色展示了创新实践成果。
在分组研讨环节,博智研究院专家针对"AI课程资源开发标准缺失""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瓶颈"等共性难题,提出了"模块化能力认证体系"等解决方案。重庆邮电大学专家团队则从技术赋能角度,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化人才培养。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晓健表示:“AI技术正在重塑产教融合的底层逻辑。职业院校必须主动对接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实训-应用’闭环。这不仅要求教师队伍具备‘双师双能’素质,更需建立校企数据共享平台,让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技术迭代保持同频共振。”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校长周伟强调:“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本质是教育理念的重构。我们始终认为,AI不是简单替代传统教学工具,而是推动职业教育从‘标准化培养’转向‘个性化赋能’的引擎。通过动态分析学生能力图谱,构建适应性学习路径,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职业教育新范式。这需要院校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专业、跨行业的协同育人机制。”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康养学院院长周福亮谈到“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转型,核心在于‘技术向善’的价值引领。面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我们聚焦AI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伦理,培养学生‘技术+人文’双重视角。只有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培育出既有数字素养、又具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匠,这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核心优势。”
种向东秘书长在总结中强调:"本次调研标志着重庆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后续将通过定期轮值研讨、专项课题攻关、共建AI产业联盟等机制,加速AI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此次深度调研不仅为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建设提供了专业指导,更搭建起跨领域协同创新的长效平台,标志着重庆市在构建"AI+职业教育"生态体系方面迈出关键步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