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点:火焰、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2025-08-1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1)火焰
1)火焰的构成。对于固体和液体可燃物而言,火焰由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构成。焰心是指最内层亮度较暗的圆锥体部分,由可燃物受热蒸发或分解产生的气态可燃物构成。由于内层氧气浓度较低,所以燃烧不完全,温度较低。内焰是指包围在焰心外部较明亮的圆锥体部分。内焰中气态可燃物进一步分解,因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是很完全,但温度较焰心高,亮度也比焰心强。外焰是指包围在内焰外面亮度较暗的圆锥体。外焰中,氧气供给充足,因此燃烧完全,燃烧温度最高。由于外焰燃烧的往往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炽热的碳粒很少,因此,外焰几乎没有光亮。对于气体可燃物而言,其燃烧形成的火焰只有内焰和外焰两个区域,而没有焰心区域,这是由于气体的燃烧一般无相变过程。
2)火焰的特征。
火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火焰具有放热性。
b.火焰具有颜色和发光性。
c.火焰具有电离特性。
d.火焰具有自行传播的特征。
(2)燃烧热
燃烧热是指在 25℃、101kPa 时,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值越高的物质燃烧时火势越猛,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热量也越多。物质燃烧时,都能放出热量。这些热量被消耗于加热燃烧产物,并向周围扩散。可燃物质的发热量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温度。
(3)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不同可燃物质在同样条件下燃烧时,燃烧速度快的比燃烧速度慢的燃烧温度高。在同样大小的火焰下,燃烧温度越高,向周围辐射出的热量就越多,火灾蔓延的速度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