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党建领航!重庆文理学院数智育人探索纪实
2025-04-18 10:58:00
重庆文理学院

  在重庆永川,一所深耕数智教育的学院正以党建为舵、以创新为帆,在人才培养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它,就是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学院坚持“党建赋能强基,数智育梦领航”,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血脉,用数智科技赋能人才培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建铸魂:红色引擎驱动育人变革

  学院党委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为契机,构建“党建+育人”深度融合体系,让党旗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在“党员之家”的红色阵地里,3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墙记录着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的共生共荣:从课程思政全覆盖到“党建+心理服务”“党建领航·育心铸魂”创新范式,从“讲好中国故事”等“系列故事引导工程”到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党建工作始终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学院教师团队打造了34门课程思政课程,其中2门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入选校级重点课程思政课程。学院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时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更要让他们在建模中领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这种“专业教育+思政浸润”的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300余篇党建推文,成为师生的“精神充电桩”,《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强国号”等平台专题报道的《素质拓展与团队精神训练》课程,更让“秒选”背后的育人实效广为人知。

  数智赋能:打造西南地区人才培养新高地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的双窗口。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专业引入ETEAL教学模式,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培养出一批兼具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自信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

  在华为ICT 合作生态中,网络工程专业成为“十佳合作院校专业”,校企共建的实验室里,学生可直接参与华为认证课程学习。2020年,学生团队在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中勇夺一等奖,35人通过华为HCIE认证,实现“课堂-竞赛-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使学院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的人才蓄水池。

  创新育才:从“解题者”到“创造者”的蜕变

  在“党员导师+项目俱乐部”的实践育人模式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创造价值,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20余项,形成“科研训练-竞赛实战-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创新育才的关键支撑。44名兼具企业经验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将华为HCIE认证、软件开发实战等前沿技术融入课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通过参与“统计优化与复杂数据”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并发表SCI论文,真正实现“把实验室变成课堂,让课堂对接产业”。

  平台筑梦:构建数智教育生命共同体

  占地6200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里,“多维数据感知与智能识别”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群与图的理论及应用”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昼夜运转,为学生提供从数据采集到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流程实践场景。学院每年开展多场技术沙龙,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触行业前沿。

  从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到“全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从西南地区首个数学类中外合作专业到华为生态核心合作伙伴,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正以“党建红”引领“数智蓝”,在培养“政治坚定、专业精湛、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里,每一个课堂都是创新的起点,每一次实践都是梦想的延伸,而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担当。

  文/张伶俐、杨加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