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重庆财经学院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旨在落实理论学习年度安排,进一步凝聚学校合格评估中心工作组织合力,切实汇聚“个个有赛道 人人能出彩”分流培养与分类发展改革动力。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有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重要论述的节录综述和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分享了心得体会,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两个毫不动摇”的时代价值,增强服务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一是要深刻认识这一方针关于相辅相成的核心要义。“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拧成一股绳、一心谋发展。二是要着力凝聚这一方针关于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正式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2024年7月15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又一次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都是基于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这与学校正在大力谋划实施的学生分流培养和老师分类发展改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要着眼增强人才培养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各部门战略协同,推进“中国一流新型财经大学”建设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优势做强做优做大。三是要紧紧抓住这一方针关于产教融合的战略机遇。要统筹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合作,把好政治和意识形态关口,系统规划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园的同时,联动各二级学院深入实施“一专一企”,多措并举培养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
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筑牢学校立德树人精神根基。一是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财经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价值塑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义利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诚信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二是要着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发展规划,系统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师生为本、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一二三四课堂”联动建设,通过举办文化节、讲座、论坛、竞赛、文娱等活动,弘扬“崇真、务实、求新”的校风、“举善、乐教、精业”的教风和“尚理、自律、奋进”的学风,使校园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三是要积极服务地方文化繁荣发展。鼓励引导师生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文化议题开展研究、实践和服务,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学校标志性成果,为重庆建设文化强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一贯要求,充分激发学校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合格评估。要把合格评估作为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和“能力检验”,敢于直面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彻底整改,切实把评估过程转变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二是要聚焦关键环节,将自我革命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当前学校推进的分流培养与分类发展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教师考核评价、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方面动真格、出实招,建立更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更加激发创造活力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强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群体,倾听呼声、解决难题,以过硬作风凝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