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追随教育家足迹,建设教育强国”研讨会暨2025年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市合川区召开
2025-11-24 13:08:00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

  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主办,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和陶行知研究会共同承办“追随教育家足迹建设教育强国”研讨会暨2025年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学术年会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召开。


  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育史、校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重庆合川中小学校长、重庆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人员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就教育强国背景下如何发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史研究方法与学校发展,教育家思想与教学实践等议题进行分享探讨,为推进校史研究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新思路方法。

  重庆市合川区政府副区长袁晓钦出席大会并致辞,代表合川区委区政府向各位专家到来致以欢迎,她表示,传承陶行知先生精神,续写教育新篇,是合川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合川将与全国各地教育史志研究者深化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挖掘教育历史资源,讲好教育家的时代故事,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校史志分会会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作了题为《教育史志人物写作的原则、规范与技巧的主旨报告从“核心理念:史志应立足客观记录,聚焦人的能动性”“写作原则:严守边界、注重细节、避免泛化”“常见误区:刻板叙事、过度评价”等方面,系统梳理教育史志人物写作核心逻辑与实践方法。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吴志琼作了题为《深耕合川千年教育文脉,打造中国教育人必访地》主旨报告。

  在主题报告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丁兆君副教授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张世轶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分别围绕《中国科大的科教创新之路》《共和国教育家吴咏诗的教育实践与时代回响》《专心去造成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张彭春在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主题进行发言,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史、校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共同为校史研究和学校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迪

  本次大会在思想上达成产出教育史志学精品的共识,校史研究不应是“献礼工程”,而是“教育意义的生成器”,需要在方法论上实现突破,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学校史志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据悉,为充分发挥学校史志在建设教育强国、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中的作用,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发出《地方教育史志学会校史分会 2025 年重庆合川会议共识》,内容如下:

  (一)坚守客观历史标准,杜绝吹捧打造教育家。教育家需要依据其教育思想和成就由社会认同确定,不能靠包装、打造而成。不追求虚荣和外誉,严谨的道德操守是教育家的底线。全社会要认识到,打造教育家有违教育真诚与智慧,最终伤害每个教育当事人。

  (二)杜绝教育家官本位现象。坚决摒弃以头衔、行政职位替代实绩和社会影响的教育家官本位运作,杜绝用公共资源炒作教育家的宣传。抵制“唯头衔”“唯宣传”的教育家冠名,维护教育家群体的纯粹性。对学校与地方教育史志编撰中违反史志编撰准则的过度宣传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史志质量评估的负面清单。

  (三)营造教育家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假乱真则真必受到遮蔽、伤害,需要依法保障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教学自主权使其能自主创作,能够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专心治教,为教育工作者能安心深耕、自主探索创造性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舆论、法治、体制机制和政策氛围,真正的教育家才能成长起来。

  (四)教育史志工作者持续开展教育家治教办学史志研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与研究报告。呼吁全国校史工作者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践行“以史为鉴兴教”的使命,为培养更多新时代教育家、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史志力量。挖掘重庆合川等地及全国范围内教育家治教办学的历史遗产,系统整理中华大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家的治学治教事迹,提炼不忘初心,躬耕教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教育治理提供历史镜鉴与时代指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