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春意盎然的校园里,信科楼220教室热闹非凡,“秾繁”传统文化大讲堂再度开讲。近200名同学齐聚一堂,满怀期待地迎接这场非遗文化的盛宴。本次活动特邀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打乐”代表性传承人唐明兴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吹打乐的世界,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追溯历史,感受非遗魅力
活动伊始,唐老师带领同学们追溯了吹打乐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祭祀、庆典活动中的初现,到历经岁月融合各地民俗,吹打乐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地域流派。在万州,吹打乐更是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红白喜事等场合。红事时,明快的旋律传递喜悦;白事上,庄重的曲调寄托哀思。吹打乐不仅是音乐,更是情感的纽带,将人们紧紧相连。通过生动的演奏视频,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吹打乐的世界,感受到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唐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大家对吹打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体验,点燃非遗热情
随后的实践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唐老师热情邀请同学们上台体验鼓、当锣、包锣、小锣、马锣、钹、镲子等乐器。起初,大家手忙脚乱,但在唐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节奏,敲出了整齐有力的节拍。随后,唐老师拿出唢呐加入合奏,一起演奏《秧歌锣鼓——套秧歌舞》。同学们与他默契配合,欢快的《套秧歌舞》旋律在教室中回荡,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热烈的非遗氛围之中。


非遗扎根校园,传承焕发新光彩
此次活动不仅让吹打乐这一非遗文化在同学们心中扎根,更激发了大家传承非遗的热情。作为校园文化品牌,“秾繁”大讲堂将持续发力,未来校团委也将举办更多精彩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绽放新的光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