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校地牵手,构建“1+1>2”的传播力量
2024-04-01 10:11:00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闻网

  3月28日,福州日报报道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师生参观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原文转载如下:

  “以前学的新闻专业知识都在书本上,来到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实战’后,我对采写新闻、媒体怎样真正地‘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3月7日,参观完闽侯县融媒体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王珍珍信心满满。

  当满怀青春力量的文化创意遇上专业的地方融媒体中心,当高校的专业智慧遇见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闽侯县充分发挥福州大学城驻地优势,积极探索校地攻坚新模式,打造“高校宣传联盟”,校地牵手构建“1+1>2”的传播力量。

  “高校是挖掘新闻线索的‘富矿’,大学生有活力,创新意识强,我们与福州大学城高校建立实训基地和记者站联络机制,为大学城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社会实践机会,同时增强融媒体作品创新和‘造血’能力,用更加鲜活的方式,创作更多内容有趣、立意高远的融媒体爆款精品。”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庄高翔说。

  怎样才能让校地优势互补,联结得更加紧密?

  “请进来”打造高校研学基地。闽侯县融媒体中心与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新闻传播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同时在高校建立记者联络站,向高校大学生约稿,激发高校学生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

  “走出去”拓展闽侯宣介平台。为了吸引大学生的关注,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大学生之声”专栏,定期推送关于就业、考研等大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邀请学生主播参与节目制作,增强与大学生的互动和黏性。虽然“高校宣传联盟”刚刚诞生几个月,但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和各高校联合打造的融媒体产品“大学生之声”“走进大学城”“我在闽侯上大学”等栏目,已经在各高校学子中广受欢迎。“在闽侯融媒体上能看到我朝夕生活的校园,还能看到认识的同学出镜,参与节目录制,这种感觉很奇妙。”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葛伊萍是学生记者站站长,她告诉记者,作为在校学生,他们有便利条件将新闻的触角伸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若新闻作品有机会被闽侯融媒体采纳,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管理者,对“高校宣传联盟”还有哪些期待?“我们特别欢迎和属地深度合作,带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更多合作,不止于学生实践,还可以请老师和县域融媒体之间进行更多交流。例如广播影视类专业老师可以定期与县域融媒体中心进行互动探讨和行业实践,一方面分享传媒领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同时也让教师了解传媒领域最新动态,知道目前的音视频编创最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本领,从而与时俱进,‘反哺’教师的专业授课。”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闽台戏剧学院相关专业负责人说。

  为挖掘和用好驻闽侯高校微博大V、网络达人、台青等文旅“引流”优势,闽侯设计6条“大学生游闽侯”精品线路,组织20所驻闽侯高校300名大学生游侯官古街、五虎山、林祥谦纪念馆等,参与文化推介活动。2024年初,在严复诞辰170周年纪念日当天,闽侯县融媒体中心与福建江夏学院、闽侯县教育局联合录制《严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主题思政课,在线上平台“遇见闽侯”视频号、“福建江夏学院”视频号以及新福建客户端同步开讲。

  “思政课的形式非常新颖,用演绎、辩论、古今时空对话等方式,展现了严复光辉的一生和他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伟大精神。”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欧晓琳是思政课的主讲人之一,在她看来,高校与闽侯融媒体合作,让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取得了很好的学习和宣传效果。“课上掌声不断,平常我们在学校里讲课不会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和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思政课的教室搬到了演播大厅,同时联合直播,让宣传效果倍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