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业正经历智能建造、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化的深刻变革。据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超30%,BIM技术应用率要求达90%。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土木人才供给模式亟待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新兴领域党建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兰州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深刻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将非公企业党建能力纳入新时代“红色工程师”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懂技术的党员强党建,强党建的企业赢未来。在政治定位方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指示,响应中组部加强新兴领域党建要求;在行业定位方面,应对民营建筑企业的产业格局,破解“技术强、党建弱”痛点;在育人定位方面,打造“技术+党建”复合竞争力,拓宽毕业生职业发展通道。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红色引擎”育人新范式
学院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遵循,创新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淬炼+成果转化”的三维育人模式,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党员教育体系,将党员培养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
在理论教学层面,学院将“党建驱动技术创新”案例模块嵌入课程体系,形成兼具技术深度与思政高度的教学内容矩阵。通过“工地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党小组”等载体,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在实践育人层面,学院将党课课堂延伸至工程一线,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工地党课”实践基地,构建“企业出题、支部领题、学生破题”的闭环育人机制。
通过参与临时党支部建设,系统掌握《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指引》《党建促生产案例集》等实务操作指南,形成“党建引领生产、生产反哺党建”的双向赋能机制。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筑基、工地党课铸魂、成果转化赋能”的育人体系,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土木样本”。
先锋力量涌现:从校园“红种”到企业“堡垒”
在“红色种子工程”的持续培育下,学院毕业生正将校园中厚植的红色基因转化为行业发展的攻坚力量,形成从“校园育苗”到“企业建堡”的育人闭环。以2023届毕业生李某为例,其入职某民营建筑科技企业后,主动运用学院定制的“非公企业党建赋能工具包”,通过梳理政策文件模板、对接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设计党员动员方案等举措,仅用3个月时间便推动企业完成党支部筹备、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及选举工作。
数据显示,近三年学院赴非公企业就业的党员毕业生占比从12%提升至43%,这群“红色种子”在装配式建筑、智能监测等新兴领域企业中,相继牵头成立基层党组织,推动企业获得发明专利,彰显了党建在非公经济领域的组织力与生产力转化效能。这种“毕业生扎根企业——党建激活组织——技术引领发展”的模式,正成为学院拓展行业党建覆盖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实践路径,让红色种子在土木工程行业各领域生根发芽、连成堡垒。
政策引领未来:构建“党建生产力”新生态
以时代为笔、以实践为墨,学院在土木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构建起“铸魂——赋能——转化”的育人闭环:紧扣“时代脉搏链”、深耕“产教融合链”、激活“先锋成长链”,三链交织成育人同心圆,既扎根智能建造沃土,又辐射国家战略全局,让红色基因在土木工程领域长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参天大树。让党员成为技术攻坚与政治引领的“双核引擎”。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的背景下,“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建筑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变革。随着时代的变革,国家需要的不仅是会盖楼的工程师,更是懂创新的红色工匠。当更多青年党员带着“星火赋能包”走进非公企业,当预制构件生产线旁响起主题党日的讨论声,中国建造的转型升级便拥有了最坚实的政治根基。这正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最厚重的担当。
当智能建造的浪潮奔涌向前,学院的人才培养坐标愈发清晰:既要在专业课表中嵌入“红色基因”编码,更要在国家战略版图上锚定“土木担当”的方位。从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转型,每一处工地都是政治课堂,每一张蓝图都是党性考场。这既是回应总书记“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嘱托,更是以人才链的升级服务产业链的跃迁。学院将打好“党建+文化+强院”组合拳,探索学院党建工作新理念、新举措、新模式,为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激发新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宏阔征程中,土木人浇筑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躯体,更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大厦的钢铁脊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