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安泰德杯”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广州航海学院成功举办
2025-07-17 10:01:00
广州航海学院
  7月13日,“安泰德杯”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首届全国青少年海洋航行器竞赛(华南区域赛)在广州航海学院圆满落幕。作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高规格、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大学生创新盛会,该赛事为培养船海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产学研融合、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搭建了重要平台。广州航海学院党委书记陶韶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与来自华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众多专家评委、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上,陶韶菁表示,此次赛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以及“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号召的生动实践,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梦想融入海洋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并在智能船舶、深海探测等海洋科技航道上破浪前行。
(陶韶菁致辞)
  王俊利表示,广州航海学院承办此次业内顶尖赛事的华南区域赛,充分体现了该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实力,并希望各参赛团队以赛促学强本领,以学促用展风采,为海洋科学注入青年力量。
(王俊利致辞)
  据悉,本届大赛规模宏大,吸引了来自华南地区11所高校的170支队伍、共计1024名选手同台竞技,参赛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赛事共设创新创意及创业(A类)、设计与制作(B类)、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C类)、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D类)、船模竞速(E类)、帆船模型竞速(F类)以及海洋知识竞赛(G类)七大赛道,充分展现了船海学科的前沿方向与青年学子的多元才华。最后,评选出特等奖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0项。中山大学谈秋桐团队作品《新型半潜式风——流联合发电装置》和广州航海学院王铿毅团队作品《三栖智巡——基于多模态运动控制的极端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获得A类特等奖;B类特等奖由广州航海学院李鑫悦团队作品《海风智光——海洋可再生能源岛》获得;中山大学邱昕捷团队作品《深藏Blue》和华南理工大学孙灿林团队作品《海洋守护者》获评C类特等奖;北部湾大学唐李伟团队凭借作品《BBGU--深蓝闪电》摘得E类特等奖。

(答辩现场)
(比赛现场)
  大赛首次设置了青少年海洋航行器竞赛,分为创新创意设计(A类)、船模竞速(B类)、海洋知识竞赛(C类)三类,来自16所中小学的32支队伍、共计53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赛。最后,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和优秀奖各5项。 
(参赛青少年)
  比赛现场,选手们通过答辩、实物展示等方式展现研究成果,专家评委则从创新性、可行性与发展前景等角度提出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船模竞速环节更将赛事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介绍,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类本科院校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广航院以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上新广东为使命,目前正大力发展“海洋+低空”的大交通学科布局,在深海材料、海上风电等领域成果显著。陶韶菁表示,学校将以承办赛事为契机,继续发挥在海洋与交通领域的优势特色,同时以赛事为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为进一步释放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点燃“蓝色引擎”。
  此次华南区域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支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州航海学院主办,南通安泰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庭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今年新增青少年赛事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技的兴趣,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输送新生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汤玉婷 胡嘉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