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鳌立潮头”兴农突击队深入广东省惠来县鳌江镇,开展以“文化赋能产业,青春助力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紧密对接鳌江镇发展需求,在东莞石碣镇、东职院组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帮扶工作队)指导下,聚焦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紧迫任务。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通过IP打造、文创开发、电商直播、艺术墙绘等创新实践,为鳌江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贡献了“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文化赋能:打造“鳌江四宝”IP,激活特色产业新引擎
鳌江镇素有“冬瓜之乡”“莲藕之乡”的美誉,荔枝、大米等农产品亦品质优异。在帮扶工作队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突击队成员充分讨论研究,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提炼出“鳌江四宝”——冬瓜、莲藕、荔枝、大米四大特色农产品,并设计出兼具地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IP形象。IP形象设计深度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特征,并巧妙融入揭阳青狮、潮汕嵌瓷、潮剧、惠来渔歌等非遗元素,进一步赋予“四宝”独特的文化魅力,并显著增强了其视觉识别度。
“鳌江四宝”IP形象
创意破圈:文创开发+答辩展示,打造乡村振兴新名片
为深挖IP价值,突击队发挥青年创意,围绕“鳌江四宝”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抱枕、帆布袋、冰箱贴、钥匙扣等,并举办项目答辩会。队员们从市场定位、文化内涵、传播策略等维度展开阐述,提出“IP+电商+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得到当地驻镇帮扶工作队的高度认可。帮扶工作队队长朱富荣表示:“这些IP文创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更以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让鳌江文化走近大众。这正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组团式帮扶的生动实践,展现了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以创新动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作为。”
数字赋能:直播推广扬美名,文化传播展新姿
为提升“鳌江四宝”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突击队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鳌’游云端·村书记带你探‘四宝’”主题直播活动。队员们化身文化推介官,特别邀请龙舟村党总支书记周小川一同走进镜头,带领广大网友沉浸式“云游”鳌江。在村书记的生动讲述下,不仅直观展示了特色农产品的优质生长环境,更鲜活地挖掘出“四宝”背后蕴含的乡土故事、农耕智慧和潮汕风情。直播吸引了数千人次观看,有效传播了鳌江特色农产品的优质形象和深厚的潮汕地域文化底蕴。
艺术下乡:墙绘扮靓乡村,绘就和美新图景
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突击队选择在石丁村开展艺术墙绘工作,这精准回应了该镇提升人居环境、打造文旅节点的紧迫需求。队员们以墙绘为载体,将“鳌江四宝”IP形象与乡村风貌结合,创作出多幅墙绘作品,成为村民口中的“乡村文化地标”。石丁村党支部书记傅文光表示:“以前墙面单调,现在画得这么漂亮,孩子们都爱来看,来鳌江的游客也专门过来拍照!”。
青春践悟:以专业赋能乡村,用行动诠释担当
此次实践中,突击队将专业所学与乡村振兴需求结合,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艺术设计”的多维路径,为鳌江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队员曾润怡表示:“看到自己的设计变成墙绘、文创,看到鳌江文化通过直播被更多人了解,我们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值在于扎根大地、服务社会,更坚定了在‘百千万工程’大舞台上贡献力量的决心。”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鳌立潮头”兴农突击队作为东莞石碣镇-东职院组团帮扶力量的一部分,在驻镇工作队的指导下,精准对接鳌江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紧迫需求,以“鳌江四宝”为支点,撬动特色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环境美化,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与担当。他们的实践,正为粤东大地绘就一幅“农文旅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通讯员 陈耀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