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工科知识“活”起来,赋能乡村向未来——“工科赋能,匠‘芯’筑梦实践团”三下乡纪实
2025-07-21 14:21:00
中国教育在线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将前沿工科智慧注入乡村教育沃土,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与未来竞争力的培育,“工科赋能,匠‘芯’筑梦实践团”于7月9日至15日,携精心设计的“赋能工具箱”,深入基层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以“思维启迪-知识转化-能力构建”为核心的工科科普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工科力量赋能个体成长、点亮乡村未来的生动实践。

  赋能起点:从“循迹”到“探知”,工程思维启蒙

  7月9日,实践团首次来到晨光社区。以“循迹小车”为具象载体,实践团精准运用工科知识。成员们将复杂的传感器感知、信号传输与控制执行原理,拆解为孩子们可理解的语言模块。当孩子们亲手连接电路、搭建结构,目睹小车精准“循迹”时,抽象的“感知-决策-执行”自动化逻辑瞬间具象化。这不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埋下了系统思维与工程实践的种子,完成了工科赋能的第一步——让工程逻辑“活”在指尖。

  赋能深化:编程“芯”动,点亮逻辑之光

  7月10日,青杨村迎来了“编程小手工”的赋能课堂。实践团聚焦计算思维与逻辑能力构建。从基础原理的趣味解读,到零件组装的动手实践,再到调试运行的专注过程,孩子们在“遇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亲历了工科的核心方法论——逻辑推演与问题求解。闪烁的灯光、灵动的部件,是代码逻辑的具现,更是孩子们被点亮的逻辑思维之光。这堂课,赋能于未来数字化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赋能升华:洞悉宇宙法则,激发科学想象

  7月14日,顺江社区的活动将赋能视角投向更宏大的宇宙图景——万有引力。实践团赋能于科学世界观与探索精神的塑造。从牛顿的苹果到浩瀚星河的运行,成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动画,揭示了看似遥远却无处不在的宇宙基本法则。这不仅拓宽了科学视野,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和对自然规律背后“工科之美”的感知,赋能于超越眼前、仰望星空的科学想象力。

  赋能未来:筑梦蓝天,对接强国战略

  7月15日,实践团再次来到顺江社区,以“航空梦想”作为赋能旅程的压轴。聚焦飞机发展史与飞行原理,赋能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认知与兴趣引导。从莱特兄弟的简陋雏形到现代战鹰的雄姿,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工程技术迭代创新的磅礴力量。精彩的飞行视频与热烈的互动问答,不仅点燃了“蓝天梦”,更在他们心中悄然锚定了航空航天这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坐标,赋能于未来投身强国伟业的志向启蒙。

  赋能的延续与使命

  “工科赋能,匠‘芯’筑梦”实践团的足迹,是将工科智慧转化为乡村青少年成长动能的生动诠释。他们不仅传播了知识,更激活了潜能,启迪了志向,为乡村注入了面向未来的科技基因。这趟赋能之旅的终点,亦是新的起点。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基层,以更多元的工科“赋能”形式,持续为乡村孩子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国家创新人才的沃土播种深耕,让工科赋能的力量在广袤乡村生生不息,筑梦远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