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7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组建四支社会实践团队,赴韶关、肇庆、汕尾三地开展特色产业调研与社会服务,通过品牌强农、文化创新、产教融合等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中央统战部直属高校的实践队伍,团队充分发挥管理学科优势,凝聚港澳台侨青年力量,为岭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
在韶关始兴县暖田村,“始兴优品探险突击队”通过半年调研,为杨梅、黄桃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县域品牌“始兴优品”,联合京东平台开展数字营销,上线产品成交额超1.6万元,并建立供应链分级标准,带动果农户均增收近千元。
同在始兴县太平镇,“竹梦乡村”实践团深入竹产业一线,参访了校友企业广东华鹂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其在“全竹利用”理念下构建的生产体系和生态运营模式。华鹂生态的魏放生博士对“竹梦乡村”项目提出了改进建议,强调简化设计、突出主线的重要性,并建议团队开发可量产的核心产品,提高项目的系统性与传播力。
在肇庆封开县大洲镇,“封开逐梦产业兴,岭南助农先锋行”实践服务团前往广信文化园,参观封开县博物馆与广信塔,走进杏花鸡产业数据中心和广远杏花鸡育种中心,深入调研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全链条发展。在状元红火龙果示范基地,考察蔬果种植基地的规模化经营,探寻农旅研学等发展新机制,提出联合校企开发深加工技术、拓展校企订单农业合作,为传统农业注入“科创基因”。
而在汕尾海丰县,“稷学无界”实践团来到海丰县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深入考察红色文化展厅、传统文化馆等教育设施,体验了汕尾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亲手擂制海丰咸茶,学习创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通过亲身接触这些传统技艺,成员们不仅掌握了非遗项目的制作与表演技巧,更深刻领悟到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本土认同感。
“实践活动既是专业课堂的延伸,也是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统战部直属高校,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近年来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关成果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奖项,多支团队入选省级重点实践项目,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暨南样本”。
(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黄荣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