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井冈铸魂育新志 红土培根传薪火——广州铁职院"以梦为马"实践团沉浸式党史学习纪实
2025-07-31 11:15:00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从盛夏初临、热情洋溢的七月中旬,到蝉鸣更盛、渐入下旬之时,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法润知行”实践团怀揣法治赋能基层的初心与普惠安全的担当,锚定增城区朱村街道及周边为实践坐标,以脚步丈量社区肌理。自7月14日整装启程,至30日沉淀成果,半月光阴里,他们既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安全知识的“播种者”,更是把青春力量融入“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一、法治教育创新融合,以趣味实践播撒法治种子

  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将法治知识嵌入手工、劳动场景。“艺术绘童心,法治护成长”活动里,绘画创作同步融入“反校园欺凌”、“交通安全法”讲解,借作品传递“法律守护自身安全”理念;“法治手打柠檬茶”情景课堂,从食材准备的“秩序观”,到消费、环保场景的法律知识讲解,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自然接受法治精神浸润。这类创新形式深度契合儿童认知规律,以趣味性激发青少年法治探索欲,推动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内化’跃升。

  多元素融合创新反诈宣传

  二、多领域开展安全宣传,精准守护社区安全底线

  围绕防溺水、反诈、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构建“立体化+精准化”宣传网络。在朱村街、东盛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出防溺水“六不两会”口诀漫画、反诈闯关挑战等互动活动,针对儿童高发的“游戏充值”、“冒充家长”骗局模拟教学,同步向家长解析养老诈骗套路,筑牢“一老一小”安全防线。

  宣传内容全面,覆盖人群广

  “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中,通过展板巡展、有奖问答、音频轮播等方式,高效普及反诈扫黑知识;对老年人开展“反诈话术拆解”一对一辅导,提升识骗能力,并引导居民遇可疑情况迅速举报,全面激活社区反诈自治力量。

  三、警校协同实践,构建治理创新生态

  实践团联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属地派出所、朱村街平安法治办,搭建“理论+实践”协同平台。围绕“校园反诈宣传创新”、“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研讨,从法律条文剖析诈骗本质,分享社区普法案例,交流“老少互动宣讲”等模式,为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探析宣讲模式,凝聚治理合力

  四、用青春深耕社区,筑基实施“百千万工程”

  大学生志愿者深度参与,在社区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操能力,成长为“懂理论、会实践、能创新”的基层治理储备力量,为“百千万工程”输送青春血液。

  以儿童为纽带,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学生等联动居民,激活社区“全民参与”治理热情。法治与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生态构建,夯实“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基础。

  传递法治安全知识,激活社区治理活力

  沉淀“趣味普法”“警校协同”等经验,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青春样板”。后续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与社区建立长期联动机制,围绕“百千万工程”,在法治教育、安全治理等领域开展常态化活动,持续为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现代化注入青春智慧,让青春动能成为“百千万工程”基层推进的有力支撑。

  反诈宣讲筑防线,青春志愿护民安

  回顾整个实践过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法润知行”实践团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基层治理画卷上书写“青春护平安、法治润民心”篇章。法治种子扎根社区,安全防线持续筑牢,更架起了“高校——社区”协同桥梁。未来,团队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拓宽警校地协同维度,通过常态化实践深耕基层,用长效实践勾勒多方联动、共治共享的美好图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通讯员 丘丽丹 陈彦珍 王姝楠 陈任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