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于2025年8月30日至9月4日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为此次访华的重要行程之一,夏巴兹总理于9月4日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该会议旨在推动中巴两国在经济、教育、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夏巴兹总理在会议发言中提出:“要在工业和教育领域全面复制中国模式,在巴基斯坦打造一个“小中国”实现经济腾飞......”。
峰会期间,在巴基斯坦联邦教育与职业培训部、巴基斯坦外交部及巴基斯坦内阁正式批准的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主导下,“中巴电动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正式启动筹建仪式隆重举行,巴基斯坦信息技术部部长莎萨·法蒂玛·赫瓦贾与巴基斯坦国家职教委总干事穆罕默德·阿米尔·简等领导共同参加签约并见证了该协议的签署。
共同体合作筹建协议签约现场
本次签约主体为:巴基斯坦联邦教育与职业培训部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中国奇瑞汽车集团合资的巴基斯坦奇瑞超级迷你卡车与汽车(私人)有限公司,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合资的巴基斯坦首都智能汽车(私人)有限公司,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方,在中巴两国积极打造“中巴经济走廊”2.0升级版、电动汽车国际产能合作快速发展、全面对接的背景下,本次合作将进一步高水平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促进中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度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又一示范性标杆工程。
该“共同体”在两国政府的指导下,由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牵头发起,唐风国际教育集团担任秘书长单位负责组织协调,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各级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建设。“共同体”以培养本土人才、服务企业需求、促进行业发展、实现共创多赢为愿景,通过中巴两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教融合,搭建一个集人才培养、标准共建、技术推广、文化交流、政策研究于一体的跨国协同平台。
“共同体”制定八大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多方互动、相互赋能,深度融合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为中巴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共同体”内部管理将因地制宜制定规范的组织管理架构,高效的项目运维机制,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和持续快速发展的三年规划,确保该项目实现深度产教融合、高效赋能产业和增进两国民生福祉。
同日下午,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中方秘书长王宝旺先生在与峰会同期举办的“中巴产教合作发展推进会”上为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主席古尔米娜·比拉尔·艾哈迈德及与会嘉宾做了“中巴电动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背景的专题报告。
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中方秘书长王宝旺
王宝旺秘书长表示,电动汽车产业是一条极其冗长的产业链,它上游依赖矿产能源,中游是高度精密的技术制造,下游则延伸到消费服务、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几乎串联了从传统工业到现代数字经济的多个重要领域。为了全面对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次巴基斯坦总理访华就率领40多家与电动汽车行业相关的企业,要与9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业务对接,同时大部分院校都有与电动汽车行业直接关联、密切支撑、高度契合的专业学科,由此可见产业链的涉及专业之多、社会覆盖面之广和经济带动力之强。
面对这样一个行业的全面发展,如何高质量培养适配行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如何充分发挥巴基斯坦人力资源优势,如何高水平建设贯穿产业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如何培植适合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如何满足企业不断提升的创新发展需求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行业、市场和现实社会面前,通过高质量产教合作、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建立多层次、高效率、重实效的培训、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途径,它不仅仅能够满足中外企业经营、社会经济发展当下的实际需求,更是一项通过人才培养、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光荣使命!诚挚的邀约我们优秀院校和产业链相关企业都能充分的参与到我们的“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
近日,中巴两国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5-2029年)》,在两国友谊不断深厚、电动汽车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共同体”合作各方将携手同心、优势互补,高效协同、各施其长,把“共同体”做实、做好,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创共赢”,为我们高水平推动国际教育、高质量赋能产业发展,服务大国外交、造福两国人民、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做出新贡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