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机器人领域主擂台赛顺利落幕。广州航海学院参赛项目《湾链智联——面向复杂任务的无人艇集群协同控制平台设计与验证》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标志着该校在该国家级权威赛事中实现新突破。
(颁奖现场)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聚焦机器人领域的“真问题、真需求、真攻关”,设立五大核心榜题,覆盖从关键技术到系统集成的多重维度。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7所高校及企业的151支团队同台竞技,历经多轮筛选,仅有95支队伍闯入终审擂台。广航院团队凭借扎实的技术架构与出色的现场表现,赢得评审专家一致认可。
(参赛师生现场合影)
向海图强,以智能集群破题窄域航运
面对DG-03榜题“内河场景下无人船集群运输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瞄准内河复杂水域中感知难、控制迟、协同效率低等行业痛点,创新构建“感知—决策—控制—分配”四维协同框架,依托高鲁棒性感知系统实时捕捉环境动态,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多艇路径的动态规划与任务的实时重分配,显著提升了狭窄水域中船舶运行的可靠性、效率与安全性。这一技术成果有望在智慧港口调度、水上物资运输与应急救援响应等场景中落地,为我国内河航运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广航院方案”。
(作品场景图)
协同破壁,校院联动锻造硬核攻关团队
荣誉的背后,是百余个昼夜的聚力攻坚。在校团委的有力统筹与人工智能学院的精准支撑下,迅速组建一支由陈子聪、向丹、刘芳三位老师与周瑜葳、宏栩沣、邓睿嵩、张子怡、谢东阳五名学生组成的核心团队。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在一次次调试、一遍遍优化中,将构想转化为可运行、可验证的系统成果。从算法迭代到硬件部署,从仿真推演到实艇测试,团队依托“海洋物联网实验室”与“智能检测与感知工程中心”,开展系统性技术冲刺,最终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
“科技创新的道路充满挑战,唯信念与实干能破浪前行。我们有信心在智能无人艇集群协同这一关键领域闯出一条新路!”团队负责人说。
以赛促创,构建“海洋+智能”育人新生态
此次获奖不仅是团队实力的彰显,更是学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力印证。以“揭榜挂帅”等高水平赛事为牵引,广航院正不断优化项目培育机制、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推动竞赛成果向专利、产品与课程的有机转化,构建“海洋+智能+应用”特色鲜明的科创育人生态,持续为海洋强国建设与大湾区发展输送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守向海图强的初心,深度融合创新与育人双链,推动科研力量从实验室“先行者”向产业应用“主力军”跨越,为壮大海洋科技力量贡献广航智慧。
编辑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