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祈福新邨学校(小金龙)“乘风班”
“探索航空奥秘,点燃航天梦想”
研学之旅在珠海中航通飞华南基地启动
1.“乘风”直击长空,点燃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积极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深入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呼应“九三阅兵”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近日,一场属于祈福新邨学校“乘风班”的研学之旅在珠海中航通飞基地热血开启——探索航空奥秘,点燃航天梦想!
本次研学线路由学校精心制定,选择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视察点,重走“主席路”,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前沿,并爱国教育与航天科普相结合,围绕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与沉浸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走近大国重器的过程中,更直观了解航空工业的硬核科技,感受我国自主航空工业的发展成果,激发学生的航天梦想与民族自豪感,树立科技强国信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心中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把爱国心与航天梦稳稳扎根在心底!
2.沉浸式探索大国重器,激发航天梦!
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祈福新邨学校“乘风班”少年研学不只 “热闹”,更有“深度”!
1)通航展厅 “开眼界”:在通航展厅内,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我国通用飞机的发展历程,近距离观察西锐系列、海鸥300等多种机型,从图片资料到实体飞机,全面认识我国航空工业的多元化布局;
2)观礼台 “学调度”:站在高处俯瞰珠海机场,民航客机缓缓起降,塔台如何调配航线、跑道设计有什么讲究 —— 课本里抽象的 “机场运作”,此刻全变成了看得见的实景;
3)总装厂房“触真机”:同学们走进飞机总装厂房,走过“主席路”,实地参观“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多款在研机型的总装现场。在专家讲解中,大家深入了解到AG600的研制背景与战略意义,感受到中国航空工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发展。“原来国产大飞机是这样造出来的!”现场同学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4)模拟飞行“过把瘾”:活动还设置了模拟飞行体验环节。学生在教练指导下操作飞行摇杆,认识仪表功能,初步掌握飞行操控原理,完成一次“冲上云霄”的虚拟旅程——当操纵飞行摇杆带动“飞机”爬升、转弯时,少年们眼里的光,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模样。
本次研学打破课堂边界,搭建“航空认知桥梁”,打破对航空领域的“距离感”,从“只知坐飞机”到理解航空科技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激发学生对物理、数学、信息等学科的兴趣,将抽象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提升学习动力,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
3.双语贯穿全程,跨学科融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学全程融入中英双语教学。特邀资深英语研学导师,在往返途中及现场讲解中,以中英文交替方式介绍航空知识,既紧扣本学期英语“Inventions”教学主题,强化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也助力跨学科素养与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又让少年们学会“用世界语言讲中国航空故事”。正如老师所说:“不仅要学英语,更要带着文化自信,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航空成就!”
4.“家校”协同,家长课堂助力职业启蒙
本次研学参观结束,彩蛋也来了!祈福新邨学校特色课堂——家长大讲堂上《发现飞机之美和发现民航职业之美》专题分享课即时展开。
乘风班迟旻同学的家长,南航广州飞机维修公司高级工程师为同学们精准补充民航飞机专业知识,弥补常规研学中行业深度解读的缺口,让研学从“参观”升级为“沉浸式学习”,以科学引导孩子兴趣,将“兴趣”转化为“目标”。
课堂上,家长激情澎湃,同学们听得入神。“家校协同”教育合力在此刻酣畅淋漓。
5.以少年之肩,托举航天未来
当研学大巴载着满满的收获返程时,少年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AG600”“空气动力学”的专业术语,也画满了小小的飞机简笔画;他们的心里,不仅种下了对蓝天的向往,更埋下了“科技报国”的信念。
这趟旅程,或许只是少年们人生中的一段短途,但“鲲龙”击长空的震撼、双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自信、家校携手传递的坚守,早已在他们心底刻下深刻的印记。今日,他们是仰望“大国重器”的追梦者;明日,他们或许就是投身航空工业、助力航天强国的建设者——因为少年与梦想同行,中国的长空,永远有新的“鲲龙”待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