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锡林郭勒盟“非遗进校园”走入广州南方学院 博雅教育赋能文化传承
2025-10-23 10:15:00
中国教育在线

  蒙古包、马头琴、英歌舞……一场南北文化的盛宴活动在广州南方学院开展。

  10月22日,锡林郭勒盟“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幕式暨博雅学院非遗传习坊揭牌仪式在广州南方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广州南方学院博雅学院联合主办,锡林郭勒盟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锡林郭勒盟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呼和那日苏,从化区委副书记欧阳可员及其他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应积极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推动非遗走进课堂、走进青年。他强调,非遗社团是学校的特色,希望全校师生可以珍惜机会,积极学习。

锡林郭勒盟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呼和那日苏

  锡林郭勒盟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呼和那日苏在致辞中提到,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是锡林郭勒盟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他表示,期待以非遗为桥,搭建起锡林与岭南地区文化交流的纽带,让草原文明与岭南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共生。

从化区委副书记欧阳可员

  从化区委副书记欧阳可员指出,非遗与教育的结合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从化带来了特殊的“精神食粮”,不仅让“绿水青山,中意从化”更有内涵,也为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顾问、博雅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顾问、博雅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在发言中提及,人类的文化由个人智慧创造的文化与群体创造的文化组成,非遗进入校园,让学生更能了解群体创造的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建立人生的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博雅教育创始于中西方的博雅先师,他们的智慧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的灯塔,在今天科技时代的大潮下依然引领着我们前行。张明远教授介绍到本次非遗传承坊的建设初衷与发展规划正是在博雅教育的创始理念的指引下诞生,他强调将以传习坊为平台,系统开展非遗课程、工作坊与研学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活动现场

  从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进校园到今天开展锡林郭勒盟“非遗进校园”活动,搭建跨地域文化交流平台,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校也陆续引入非遗项目如丰顺纸花、潍坊风筝、潮汕茶艺等等……非遗项目已经成为博雅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

活动现场

  广州南方学院博雅教育整合中西经典教育理念,以“五育并举、三全育人、通达博雅、守正创新”为宗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创新探索,推动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共通能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价值,保持源于内心的兴趣,培养具有价值观信念、学习能力、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此次活动是广州南方学院非遗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起点,更是文化自信在高校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构建“应用型+博雅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视野、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实践能力与个性发展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打造高水平通识课程、设立“南方论坛”、研发博雅教材等举措,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助力学生开拓具有个人特色的人生道路。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胡君 肖曼婷

  实习编辑:梁敏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30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