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学院参加“行本教育——学行交替教育项目”的大学生获颁“行本教育奖学金”,成为获得该奖学金的首批国内高校本科生。该奖学金由集萃教育基金会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设立。
10月24日,无锡学院“2024-2025学年集萃奖学金颁奖典礼暨座谈交流活动"隆重举行。无锡学院副校长曹广喜、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院长、行本教育咨询专家张志清、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集萃教育基金会负责人,与参加学行交替项目的首批学生以及2024级交通学院全体学生共同参加。
活动中,无锡学院教务处处长钱承山宣读了获得行本教育奖学金的学生名单。曹广喜、张志清等为获奖学生颁奖。获奖学生代表——来自23级车辆工程专业卓工A班的程广分享了实习收获。

颁奖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和实习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学生各自的成长收获、对于组织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学院和国创中心行本组积极回应,并鼓励同学们适应企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成长。
无锡学院曹广喜校长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回顾了学院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合作开展本科生学行交替培养模式历程。他表示,学行交替模式为学生带来了认识、机会和能力三个层面的提升,帮助学生衔接理论与实践,并提供了宝贵的职业“纠错”机会。这项改革契合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学校将以此为起点,将学行交替模式逐步推广到更多专业,全面深化实习实训改革,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张志清高度评价了无锡学院在推学行交替项目中成功探索。他表示,学校仅用两个月便完成了学制调整并启动首批实习,体现了对于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工作效率。从首期实习成果来看,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进步超出预期,印证了行本教育模式的育人成效。他期待这一模式能结合不同高校特点和不同地区的产业需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本教育体系,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成长,并为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范例。

无锡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学行交替教育改革的高校之一。2025年初,长三角国创中心与无锡学院签署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携手探索培养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双方选择无锡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进行新型培养模式的试点,开设“集萃联合培养卓工班”。“卓工班”作为首批试点班级,共有56个学生,分为A班和B班,由国创中心统筹协调,实行在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期间累计进行3次、每次4个月的企业实践。
今年5月至8月,卓工A班34位同学首次赴企业实习。为确保所有同学顺利上岗,国创中心联学院系统推进学生面试培训、简历辅导、岗位对接、技术指导、安全教育等工作,学生全部获得企业岗位实习机会,并由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开展“双导师”协同培养。学院和国创中心根据学生的实习计划执行、中期考核、总结鉴定、企业导师评价、观察员评分及答辩表现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并评选出80%的同学,获得由集萃教育基金会和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的奖学金支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