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桂电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和应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为了展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成效,桂电建设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展厅,展厅从AI赋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价、东盟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等七个板块进行了展示。
AI+专业
近年来,在AI赋能专业建设方面,桂电重点做了两大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桂电从2016年就提出“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思路,停招了一批与学校发展方向、社会需求不太吻合的9个专业,新增了一批如智能感知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智能制造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专业,建设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品创意、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五大专业群,推动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推动OBE理念落地落实,规范专业建设,强化“三全育人”成效显著,桂电有2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同时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了三个层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
AI+教学
桂电在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与实践。学校以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为突破口,构建了“环境-平台-能力-应用”四位一体的智能化教学改革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桂电累计建成智慧教室233间,实现了教学空间的智能化升级。这些教室集成智能化感知、精准化控制、数字化管理、实时互动反馈和智能数据分析等功能,并配备常态化录播系统,为教学过程的全方位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了硬件支撑。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建设了“智学桂电”平台,开展数智驱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该平台基于国产信创异腾平台构建,对接DeepSeek大模型等先进AI技术,提供三大核心功能模块:AI增强备课系统、AI增强教学系统和AI增强评价系统,全面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教学流程的智能化支持。在师资能力建设方面,桂电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计划。通过开展AIGC教学能力专项培训、批判性思维专题工作坊等活动,提升教师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组织AI赋能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评选,形成示范案例集,促进优秀经验的推广与应用。
AI+东盟
桂电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2023年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桂电始终坚持“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理念,成立了“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建设了1个人才培养中心、1个联盟国际导师库、2个产学研基地,并积极开展各项科技论坛、培训和赛事活动。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支持下,2021年承担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高校建设,开设“国际治理”微专业,一流工科专业+英语+国际治理,培养符合国际组织需要的后备人才。开设“英泰双语与全球胜任力”微专业,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既熟悉东盟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又掌握专业国际治理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AI+评价
以常态化录播系统的视频数据为核心,通过AI技术实现教学评价。生成课堂、教师、学生的全方位数据画像,实现教学评价可量化、可追踪、可改进。
AI+实践
桂电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新一轮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覆盖智能制造、未来ICT一体化、智能科学与信息安全、智能感知与装备、人工智能与应用、电子信息材料等方向。
桂电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仪器,自主开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平台25种,自主开发实验课程18门,自编实验教材12部,并推广至80多所学校使用。其中“实验眼”智慧实验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与处理实验教具工作数据,与实验平台对接并对测试数据分析审核、报告生成及批阅反馈,实现实验教学全流程智慧管理。在学校部署660余套,推广应用到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梧州学院等10多所高校。
桂电为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与企业双向互动:送出去,请进来。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21个,和华为、润建、奇安信等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桂电-华为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品牌基地。与奇安信共建网络安全靶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小学期的项目实习、护网行动等。
打造“聚焦能力、产教融合”的“花江慧谷”双创育人平台,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高度统一。
AI+创新
桂电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一是构建“通识普惠-专业融入-实践深化-综合创优”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二是为了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打造“聚焦能力、产教融合”的“花江慧谷”双创育人平台,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高度统一。
三是构建“项目载体、因材适创、揭榜挂帅”的育人新模式,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AI+竞赛
桂电注重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培养成长。每个学院甚至每个专业都有品牌赛事、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TI杯”。学校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全国第17位,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44位。
(实习编辑:黄庆桃 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