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致敬无言良师,践行医学誓言!贵州医科大学师生开展清明缅怀教育活动
2025-04-07 11:01:00
贵州医科大学师

  4月2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贵州医科大学开展“致敬无言良师,践行医学誓言”主题缅怀教育活动,将清明追思转化为感恩教育,将传统节日与生命教育、医学职业信仰启示深度融合,在生命礼赞中淬炼医者初心。

礼赞生命的乐章:以生命教育,传递大爱精神

  4月2日,基础医学院组织师生参加“镌刻星空二十载 情满人间爱永存”清明祭祀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暨贵阳市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落成20周年纪念活动。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正处级)孟立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肖朝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孙宝飞、教研室全体教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向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者致礼默哀、重温医学生宣誓、向逝者敬献鲜花等形式深切缅怀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者。基础医学院作为遗体接收单位,获得优秀志愿组织荣誉称号。

  活动结束后,孟立科向同学们讲述了人体器官捐献者动人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对捐献者及其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活动现场气氛庄重,参加学生表示这是一场触动心灵、永恒难忘的思政课。此次活动既是对无言良师群体的深切缅怀,更转化为浸润医学生心灵的实践课堂。

感生命之光:时空对话,致生命传承

  遗体捐献者,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延续,被称为“无言良师”。在云漫湖校区,同学们集体观看纪录片《人间世》,通过遗体捐献者家庭真实影像,感悟“无言良师”用生命诠释的大爱精神。在庄重的默哀仪式中,身着白大褂的医学生们垂首肃立,以无声的追思致敬生命传承。

怀感恩之言:追寻足迹,铭记医学初心

  在基础组团广场上,生命科学馆解说团成员深情讲述了两个跨越时空的故事:贵州遗体捐献第一人杨洁泉教授打破传统观念、首任院长李宗恩教授在抗战烽火中创建贵阳医学院。他们是贵医青年代代相传的奉献基因,是医者精神的古今共鸣,更是“红色医魂”的生动诠释。

  现场同学将自己的敬意写在感恩卡片上——“您是我医路的第一位老师”。一句句感激尽显青年医者的成长觉悟,指引着医学生们践行忠于人民、恪守医德的医者职责。“最深的教诲,往往无需言语,无言之教,医路明灯”,一句句追思,激励着青医学子传承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

承敬往之思:誓言铿锵,铸医学信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李宗恩院长雕像前,200余名医学生身着白大褂,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上空,传递着新一代医者的坚定信念,展现医学生传承大爱、精研医术的决心。活动尾声,同学们将手写的感恩卡挂在基础医学院杏林园。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朱家彤现场感慨:这场特殊的主题活动,让我们读懂白大褂上的每一道褶皱里蕴藏的生命嘱托,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从文字升华为信仰,让“无言良师”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铸魂育人,医脉相承

  这场清明之约,不仅是对“无言良师”的缅怀、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省思,对于贵医学子,更是一场“铸魂育人”的重要实践,通过“场景浸润+情感共鸣+价值引领”三维育人模式,具象化呈现遗体捐献者与医学先驱的奉献精神,引导医学生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职业信仰内化于心,是一堂融合传统节日与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职业信仰的“行走的思政课”,激励广大医学生坚守医者初心,铭记成长背后默默奉献的无言良师,厚植医学责任与情怀,尊重生命,涵养大爱,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