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通过推进思政课程融入教学,开展“开学第一课”,举办精彩文化活动等形式全面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
推进思政课程融入,夯实理论根基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纳入2025年人培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思政教师结合贵州民族语言、民族戏曲、民族节日、民族风俗等,深入浅出讲解贵州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贵州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团结合作、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繁衍生息,共同谱写多彩贵州绚丽篇章的伟大实践。通过思政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论认知,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奠定了坚实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内容
开展“开学第一课”,汇聚团结力量
结合院领导班子成员讲思政课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学院班子成员带头走进联系班级讲授“开学第一课”,系部党政负责人利用主题团日、主题班会讲授“开学第一课”,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带头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全院学生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信赖,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各党支部在第一季度党课上,专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宣讲,加深了党员干部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认知。
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国才为学生上思政课
举办精彩文化活动,促进交流融合
将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机融合,通过组织开展“厚生之光·筑梦健康”文艺晚会、体育文化周等文艺活动,创作了《民族大交融》《苗家四面鼓》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和谐的文艺作品,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同时,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将民族文化融入公共课程、实践活动等教学过程,在语文课上,让少数民族同学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在体育课上,将土家摆手舞与啦啦操结合,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各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相互交融,极大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依托学校民族医药展览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对铜仁市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药材、医方、药方、医技等的参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加深对铜仁市民族医药文化的宏观认识,坚定民族医药的文化自信。
校园文艺作品——苗家四面鼓
学生在民族医药展览馆开展实践活动
校园环境渲染,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浸润正向效应,在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宣传栏、展板等显著位置张贴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利用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新媒体平台积极转发有关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内容,形成了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民族文化环境,积极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