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谈投保:不同阶段父亲投保各有侧重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北京商报 2010-06-21 大 中 小
传统观念认为,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尤其是在家庭角色转变为父亲之后,更是担负着抚养妻小、赡养老人的重任。父亲节将至,作为父亲的男性如何通过保险完善自己的保障,在未来更好地发挥顶梁柱作用呢?
“父亲”保险意识较差
尽管男性购买保险的需求很迫切,但现实中,为自己购买保险的男性并不很积极。据保险公司统计,男性投保比例要比女性低十几个百分点。
男人不买保险的原因也很多。有不少男士认为买保险是女人的事情,家庭内部事务,懒得去操心;也有的人,更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强壮,没有必要买保险;而有的男士虽然有保险意识,但由于工作比较紧张,并且缺乏耐心去听取专业人士的讲解,所以一拖再拖,又比较注重眼前的利益,因此男士主动投保的并不多。
事实上,作为父亲的男性为自己买一份保单,是爱心和责任的体现。在保险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甚至有这样的传统,在结婚的时候丈夫都会为自己买一份保险,而受益人是自己的妻子。
“父亲”更需要保险
据了解,目前男女的寿命差距越来越大,男性预期寿命要比女性短6年。这是由于男性普遍有着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等,而且男性的精神压力和意外事故发生率都远远高于女性,在许多英年早逝的中年知识分子中,首当其冲的也是男性。
资料表明,每年国内约有100万男性发生心脏病,35岁以下的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远高于女性,但是,男性看病的频率要比女性低28%,20%的男性从来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认自己是因为长期不去医院就诊,才把小病养成大病。
因此,一旦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作为父亲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时,家庭的财务状况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原来的幸福和自豪感可能将荡然无存。
“作为男人,最重要的是责任和尊严,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收入来支撑家庭的生活。”保险专家指出,现实生活中男性发生风险的几率却更大一些,应该通过完善的保险保障来分担各种对家庭稳定的冲击。
男性保障各有侧重
男性在购买保险时,同样应遵循投保的排序原则:意外险、健康险和养老险等。不同年龄阶段的父亲投保应各有侧重。
年轻父亲(30-40岁)
意外险+大病险
初为人父的男性,常常是家庭经济的绝对顶梁柱。这个年龄段的父亲要为事业打拼,经常出差,长时间驾车,都使他们的身心更加疲惫。
建议: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首先要考虑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健康保险的保障。其次,为了防止意外,还可选择保费便宜消费型的定期寿险。
举例:30周岁的男性,投保“友邦守卫神重大疾病保险计划”,保额20万元,缴费至59周岁,年缴保费6200元。另外投保《友邦综合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年缴保费1016元,可获得重大疾病保障的同时,也可获意外身故、残疾、烧伤保障30万元,意外伤害医药补偿5000元/次等多项保障。
壮年父亲(40-50岁)
意外险+健康险+终身型寿险
此年龄段的父亲,一般工作稳定,且收入状况良好,但“上有老,下有小”,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较大,体力普遍透支。
建议:这个阶段的父亲的保险需求除了意外险、健康险外,还有理财的需求。选择健康保险产品时,要考虑“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终身保障型险种,这类险种具有长期投资回报、可灵活支配的特点。
举例:恒安标准人寿的“幸福到老年金保险”,是满足被保险人补充养老需求的分红型年金产品,具有收益稳定、保证领取、缴领灵活和应对通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保证被保险人至少能领取20年,并且领取期可达99周岁,寿命越长,领取越多,体现养老年金的真正价值。如果被保险人在领取期内不幸身故,受益人还会得到一笔身故保险金。
老年父亲(50岁以上)
意外险+老年险
对于年长的父亲而言,儿女多已经工作稳定,自己将过上退休后的生活。在家庭重担有所减轻的时候,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惫开始显现。
建议:在此年龄阶段的父亲,对保险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以意外险以及“长期护理险”等老年保险产品为主。
举例:中国人保健康的“中老年人意外险”,给投保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如可附加住院看护费用津贴、意外伤害保险或者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保险。中国人保健康还推出了“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是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险,为客户提供长期护理、老年护理、癌症、老年疾病、身故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保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