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 为区域产业数智化转型注入人才动能
2025-03-21 21:00:00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邯郸市调研时强调,要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推进设备换代升级,深化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针对邯郸市地方特色紧固件产业的发展,市委书记李晋宇提出“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始终,突出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构建从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到检测、环保、仓储、物业等全领域、全流程共享模式,打造全球高端紧固件“智造”基地”。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破解地方特色产业数智化转型人才瓶颈,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以“素养筑基、技能铸业、平台铸才”为核心,创新打造“赵都数字工匠”育人模式,精准对接邯郸市紧固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素养筑基: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

  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将地域文化精髓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依托邯郸“胡服骑射”的变革精神、“将相和”的协作理念以及八路军129师红色文化,开发“双链螺旋”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将产业文化基因植入育人全流程。在永年紧固件产业史馆的现场教学中,学生通过触摸产业变迁的历史脉络,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行业先锋讲述技术攻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将红色文化转化为课程思政元素,打造“铸匠魂、砺匠技、笃匠行”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学院计算机系党支部获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学生李永芳、王坤等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冀青之星”等荣誉,彰显育人成效。

技能铸业:产教融创驱动数字工匠“双元淬炼”

  针对邯郸市打造“全球高端紧固件智造基地”的发展目标,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创新“五联五共五对接”产教融合机制,精准分析关键岗位技术技能需求,确保人才培育标准与产业发展相契合。与美林数据、鑫方盛数智科技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导师库”,挖掘岗位核心技能,绘制能力图谱,通过“教学工厂+虚拟仿真实训”打造真实工作场景,引入真实项目案例,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确保核心课程内容与一线能力需求紧密对接。这一模式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结出硕果,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团队获银奖2项、三等奖1项,其他国家级奖励10项、省级奖励105项,师生团队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帮扶20余项,打造了区域产业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平台铸才:政行企校协同打造数智化育人新生态

  专业群创新打造"榫卯嵌合·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以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为动力引擎,构建“一链(紧固件产业链)两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三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产教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产教融合新范式,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通过组建企业数智化转型、智慧农业创新应用等4支科技服务团队,孵化10支学生创客团队,深入500余家链上企业开展“问诊式”服务,输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百余项。通过构建 "岗课赛证创" 五维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设计、以技能竞赛锤炼实战能力、用行业认证检验学习成果、借创新创业激发创造潜能,专业群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 90%,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75% 以上,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创新实践,不仅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提供了范本,更以文化赋能为纽带,探索出一条“素养筑基、技能铸业、平台铸才”的特色育人路径。随着“赵都数字工匠”品牌的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正成为驱动区域经济从“制造优势”向“智造优势”转型的核心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