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直达邮路怎么建?邮件破损如何‘止血’?人工段道咋变‘聪明’?” 近日,四川若尔盖邮政分公司会议室,气氛火热。副总经理彭静连珠炮似的发问,句句戳中高原邮政发展的痛点,急切之情溢于言表。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石邮学院”)师生与全国劳模哈弄夺机并肩而坐,此行的使命,正是在这条承载着红军足迹的“长征邮路”上,寻找“强国行”的破题密钥。
高原问诊:犀利五问直指“最后一公里”顽疾
没有客套寒暄,彭静的开场白就是一张“问题清单”:邮件破损率高、末端投递效率低、技术赋能不足、市场竞争压力、管理亟待转型…… 这些沉甸甸的课题,正是横亘在高原邮政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沟壑。
“痛点,就是产教融合的靶心!” 石邮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教工支部副书记赵玉洲立即接招。他亮出石邮学院依托教育部“强国行”行动打造的“党建+产教融合”硬核方案: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聚焦智能组网、绿色包装等痛点,共建“邮政数字寄递科创基地”,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全国执行标准。“我们提供‘石邮方案’,闭环破解企业难题!” 赵玉洲的回答掷地有声。一场关于“智慧邮政”未来的头脑风暴,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会议室激烈碰撞。
邮路寻匠:颠簸车厢里触摸“邮件比命金贵”的滚烫
解题的灵感,更需要深入血脉的体验。师生们跳上哈弄夺机那辆熟悉的邮车,驶入广袤草原。“这就是我的‘战场’,跑了20年。” 哈弄夺机手握方向盘,目光坚定。邮车在蜿蜒的“长征邮路”上颠簸,窗外是如画风光,车内是逐渐明显的高原反应。
在阿西镇牙弄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师生们亲手搬运、投放邮件。看似简单的交接,在高原环境下变得笨拙而生疏。对比哈弄夺机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学子们真切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匠心,是对责任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是刻进骨子里的专注与娴熟。
指尖相触:“铁鸽子”翱翔,老邮路奏响科技交响曲
答案的曙光,在风吹经幡的牧场上璀璨绽放。石邮学子蹲下身,与哈弄夺机并肩。“哈弄老师,这键定高,稳住!那键切模式,对,就这样!” 学子们手把手指导这位“老邮路”操控无人机。高原强风吹得说明书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专注的目光。
轻推遥控杆! 一架银色无人机——被哈弄夺机亲切称为“铁鸽子”——嗡鸣着挣脱地心引力,如雄鹰般冲上湛蓝天幕! 它灵巧地掠过五彩经幡,在众人屏息凝视中,稳稳悬停在模拟邮箱正上方,精准如教科书!
“成了!以前跑断腿送报纸,如今这‘铁鸽子’真能翻山越岭啊!” 哈弄夺机黝黑的脸庞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像高原的阳光般灿烂。他伸出布满老茧、曾无数次摩挲邮包带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充满好奇地轻触那冰凉的银色机身。 “守了一辈子‘马背邮路’,真没想到,它能‘飞’起来!” 这一刻,粗糙的老茧与青春的指尖轻轻相触,传统邮路的厚重坚守与现代科技的轻盈创新,在辽阔草原上奏响震撼人心的时代交响!
“‘守正创新’就是破译‘强国行’的密码! 守住‘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如磐,传承哈劳模‘砥砺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匠心,让科技之翼破解高原‘最后一公里’的困境!”现代物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红望着翱翔的无人机和哈弄夺机闪亮的眼睛,铿锵总结。邮车驶离若尔盖,但那条邮路已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从哈弄夺机胸前那磨得发亮、承载着三代人温度的绿邮包带,到学子手中划破长空、指向未来的银色无人机,红色薪火在守正创新的碰撞中,迸发出照亮邮政强国征程的璀璨星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